|
民企入俄采油期待國家資金支持 |
|
2005-11-16 中國聚合物網 |
|
在國內石油市場壟斷的夾縫中發展起來的民營企業家劉立柱,能否在俄羅斯創造奇跡?今年6月,在哈爾濱第16屆經濟貿易洽談會上,劉立柱一手創立的黑龍江龍都石油銷售公司 (原名齊齊哈爾龍慶石化有限公司)與俄方油企簽署了合作開發石油的協議,此舉一鳴驚人,瞬間被市場傳為介入俄羅斯原油開采行業的“第一民企”。年終歲尾,這一有望成為中國民營企業入俄參與石油開發的“破冰”之舉進展情況究竟怎樣?記者近日就此進行了采訪。
據了解,劉立柱當初在簽約協議時就表示,中國民營企業境外開發油田的項目還需要國家審批,投資7億元資金仍需要國家有關部門專項支持。時過半年,劉多次對外表示,“公司也在積極努力申請,但這件事仍沒有任何進展”。近日,記者從黑龍江省商務廳以及哈爾濱市商務局等相關部門了解到,“劉立柱與他的黑龍江龍都石油銷售公司與俄方企業合作開采石油這一項目,并未到省里或市里進行行政審批,更未向國家申報。”
而劉立柱近日卻向媒體公開表示,現在的主要問題是國家在民營企業進入境外投資能源領域只有宏觀上的政策,卻沒有可操作性的實施細則,這讓勁頭十足的開發企業遇到了不少尷尬。此外,最重要的是開發石油這類能源項目動輒上億、幾十億元,民營企業卻難以得到政府的專項貸款支持。“這樣一來,民營油企走出國門進入石油開采行業還有許多坎兒。”
據介紹,2001年就獲得國家成品油批發牌照的龍慶石油公司是全國成品油倉儲能力最大的民營企業,倉儲能力達10萬立方米,以前其產品都是直接在國內的各大油田購買。
雖然劉立柱說對該項目是“從信心十足到迷惘”,但是他仍還有著自己的想法。“隨著2006年年末,中國石油行業的對外開放,中國國內民營企業進入俄羅斯石油領域與對內進口石油都是必然的趨勢,我們正在做的是在領先于政策進行先期鋪網絡、建網點”。
黑龍江省發改委一位官員表示,目前,該省正在推進對俄羅斯經貿科技升級戰略,并撥出十幾億元資金專項支持企業參與境外能源開發合作項目。同時他也坦言:“境外能源合作是個敏感的問題,涉及資金、政策和國際環境多方面因素,我們支持企業在條件成熟時開展包括與俄羅斯等國的合作,但目前條件成熟并且能夠進入行政審批階段的合作占到簽署意向性協議項目的比例還有限。有協議不能代表一切。”
哈爾濱市商務局對俄經濟合作處單處長也就民營油企與俄企業合作開采石油,作了詳盡介紹:“民營油企與俄方企業合作開采石油立項以及進行行政審批是需要一些手續的。民營油企首先要取得俄方開采權(開采資質);在國內轄區市商務局提出立項申請,包括營業執照、驗資報告等詳細手續;將詳細申請報告,上報省級商務廳進行批復;省級商務廳批復之后,再報國家商務部進行審核批復;商務部審核批復之后,還需要到海關,申請海關交易代碼。”
黑龍江省商務廳對俄貿易合作處孟處長說,關于對外石油開采合作項目資金支持方面,國家有相關的政策。如果國內民營企業真正在俄方取得開采資質的,國家會給予前期工程費用補貼,每個企業最低400萬人民幣。另外國家還會給企業相應的貸款政策。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俄羅斯經濟研究所專家認為,目前,俄羅斯政府正致力于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的開發戰略,在油氣等礦產資源領域也由自然資源部等部門主持開采權的拍賣。“現在,中石化等國有大型石油企業已經在俄羅斯的薩哈林地區積極爭取參與到油氣資源的開采,但很多其他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仍然對對俄開發并向國內運輸尚存很多制約條件”。當前,我國對國有和民營企業參與境外礦產、油氣等自然資源開發的“待遇”差距很大,國家會為國有企業提供用于境外資源開發所需的先期投入資金、貼息貸款等支持,而眾多的民營企業由于沒有大量抵押擔保而享受不到優惠的支持政策。
在與俄羅斯遠東地區毗鄰的黑龍江省,多年來,該省的民營企業一直都在參與同俄方合作開采原油。但由于石油進口權所限,此前多年,這些民營企業參與開采的石油并未能運輸到中國國內,而是在俄羅斯“賤賣”。顯然,劉立柱和他的龍都公司簽署的那個預計投資10億元產供銷一體化的石油合作項目一旦成功,無疑將成為業界“進軍”俄羅斯的一劑強心針。但有消息稱,俄羅斯將在2006年開始實行新版《礦產資源法》。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東北亞研究所朱南平博士對此解讀后認為,這部法案中有許多“特殊”的條款,比如規定“外國公民、無國籍人、外國法人、國際組織不能成為俄羅斯礦產資源的使用者”,旨在淡化外國法院和國際仲裁機構在能源合作出現糾紛時的管轄權。這些規定就“迫使中國礦產投資的自然人、法人組織先轉換身份在俄羅斯注冊公司,成為俄籍的法人組織并取得俄羅斯的法人資格之后再進入俄羅斯的礦產使用領域。而這也只有中國的民營企業才具備這樣的可能”。從這個層面上看,民營企業參與境外特別是與俄羅斯企業合作開發油氣,應是更為順暢的。朱南平特別強調了這一點。 |
(責任編輯:一文) |
|
【查看評論】【大 中 小】【打印】【關閉】 |
|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
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
|
發表 對“
民企入俄采油期待國家資金支持 ”的評論. 標 * 號的為必填項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