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達集團智能型廢舊輪胎再生設備挺進國際市場 |
|
2005-5-20 中國聚合網 |
|
2005年5月17日上午,東莞方達集團和來自俄羅斯的特克諾進口貿易公司在東莞市長安鎮蓮城酒店舉行盛大的交接儀式,正式向俄羅斯出口成套的智能型廢舊輪胎再生設備,此舉標志著我國第一套智能型廢舊輪胎再生設備成功登陸歐洲市場。 進入本世紀以來,汽車工業飛速發展,但新的問題也凸現出來,那就是對廢舊輪胎的管理與處理。而隨著高科技的發展,廢舊輪胎已不同于其它固體廢棄物,通過深加工廢舊輪胎,生產的橡膠粉及其延伸產品具有很高的附加值,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與傳統的用廢輪胎生產再生膠相比較,橡膠粉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后者沒有再生膠生產所帶來的污染,也沒有其他二次污染;且橡膠粉產品,科技含量高,設備和產品適合國際化經營,符合國際發展趨勢;橡膠粉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可使廢舊輪胎的利用率達到100%,可以循環使用,因此,循環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在廢舊輪胎處理行業的形成,已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 方達集團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方達環宇環保有限公司此次出口的智能型廢舊輪胎再生設備,是與華南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合作,吸收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研制而成的新一代智能型全自動化廢舊輪胎處理設備。該套設備中的精細研磨機、氣流分選機、計量裝袋機等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科技產品。運用該技術制造的關鍵設備,包括“大型中碎機”、“立式同軸15度研磨機”和“高精度氣流分選機”,能夠將輪胎內所含的三大原料:橡膠、鋼絲、纖維徹底分離,生產出15目--120目橡膠細粉,尼龍纖維可做塑膠制品,鋼絲可做彈簧,100%綜合回收利用,無二次三廢污染(無塵、無味、無廢水),綜合耗能低、效率高。產生一定經濟效益的同時,徹底解決了廢舊輪胎的環境污染問題,同時為緊缺的橡膠原料開辟了循環再用的一個重要途徑。 緊跟國際發展潮流,不斷開發技術先進的廢舊輪胎再生處理設備,讓寶貴的廢舊輪胎資源放異彩于世界,一直是是方達集團人的宏偉愿望,在循環經濟日漸成為歐美市場關注的焦點,得到各國政府大力支持之時,在政府及社會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方達人以前瞻性的眼光敞開胸懷,抓住時機果斷決策,經過艱苦的摸索與科研攻關,實現了我國智能型廢舊輪胎再生設備對歐洲市場出口零的突破。 據了解,目前我國的廢舊輪胎管理極不規范,沒有一個可依的法規或政策。我國是一個橡膠利用大國,但又是橡膠資源短缺的國家,年橡膠消耗240多萬噸,有一半以上需要進口。廢橡膠利用可節約橡膠資源,替代部分原料橡膠,是珍貴的二次資源。面對經濟發展中如影隨形的高消耗、高污染和資源環境約束問題,全世界開始尋求經濟增長模式的全面轉變,走節約型發展道路。循環經濟是一種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減量化、再利用、 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經濟增長模式,是對"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傳統增長模式的根本變革。廢舊輪胎如果管理的好,將是循環經濟一個很好的范例,前景非常廣闊。 在交接儀式后,俄羅斯特克諾方面向方達集團增加了30套同類產品的訂單,價值人民幣3億元。方達集團總裁方國梁先生表示,在未來的3-5年內,方達集團將在經營戰略上實現從回收、加工利用到綜合處理多層次綜合開發轉變;在經營方式上,實現從傳統的單個企業經營模式向聯合經營集團化模式轉變;在經營體制上,實現從流通、生產到科研以及服務的方向轉變,最終形成一個以回收為基礎、以加工為手段、以利用為目的、設備和產品并重的科工貿一體化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產業格局。最后達到年產值10億元,年出口總額5000萬美元的生產規模,成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廢舊輪胎處理設備制造商和解決方案提供商。 |
(責任編輯:丁玲) |
|
【查看評論】【大 中 小】【打印】【關閉】 |
|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
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
|
發表 對“
方達集團智能型廢舊輪胎再生設備挺進國際市場 ”的評論. 標 * 號的為必填項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