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工程塑料協會塑料助劑專委會副理事長龔瀏澄稱,“自去年以來,由于原料漲價,國內塑料助劑企業一直都不景氣,去年尤以ACR抗沖改性劑生產企業受的影響最大,熱穩定劑企業的利潤也很少,增塑劑企業就更沒好日子過了。”
去年ACR的原料在翻番地往上漲。其中,丙烯酸丁酯的價格曾在去年8月底9月初創造了歷史新高,達到21000元/噸,到9月中旬才有小幅回落;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價格也一直在高位徘徊,已達到17500元~18500元/噸。
以ACR為主要產品的山東沂源瑞豐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林說,生產抗沖改性劑的企業今年非常難過,大廠在維持,很多小廠都停了。他認為,ACR原料一路瘋漲的原因,除了上游產品價格維持高位和我國對德、美等國的丙烯酸進行反傾銷外,最關鍵的還是國內原料供不應求。據了解,雖然不少跨國企業在中國正在籌備建設原料生產廠,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實質進展,供需矛盾無法得到緩解。
在熱穩定劑方面,因為錫的價格漲勢很猛,有機錫的價格也漲上來了;其他熱穩定劑受硬脂酸漲價的影響,今年的利潤很低,企業日子不好過。而占塑料助劑60%的增塑劑企業從前年開始日子就沒好過,苯酐價格的暴漲使很多增塑劑企業都沒有利潤了。淄博助劑廠的一位銷售經理表示,現在的市場太亂,原料在飛漲,下游的情況也比較復雜。
據悉,由于原料價格暴漲,去年塑料制品加工業日子也不好過,因此助劑價格只能在原料價格翻番上漲的情況下,每噸漲一兩千元勉強維持生計,而這種情況至少要維持到年底。
龔瀏澄認為,目前國內增塑劑企業應采取措施,一方面是搞一些大宗產品,以保住長期客戶;另一方面,研制無毒、高檔次的產品用于玩具生產,這樣既可以把價格提上來,產品又適銷對路。目前,不少企業正準備通過技改、減庫等方式,來應對原料漲價所帶來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