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5年是全球彈性纖維發展最快的時期,技術日漸成熟的國產熔紡氨綸行業也迫切需要國內助劑企業提供配套產品。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廊坊市生產力促進中心近期根據掌握的大量有關熔紡氨綸生產技術需求,正向當地生產化學溶劑的企業推薦熔紡氨綸助劑項目,希望相關化工企業能為熔紡氨綸助劑國產化出力。
環保將熔紡氨綸推到前臺
目前全球彈性纖維產能年均增長率達200%以上,熔融紡絲法生產氨綸雖然是近年來新興起的紡絲技術,但因其特有的優勢成為各大廠商競相研究、開發、投資的熱點。有關專家介紹,從全球氨綸制造工藝來看,干法紡絲產能占總產能的86%,并將在未來相當長時間作為投資主流。而熔融紡絲工藝隨著熱塑性聚氨酯制造技術、紡絲技術和氨綸應用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以其工藝靈活、投資費用低、無污染的優點正在興起投資熱潮。因此,干法紡絲和熔法紡絲工藝已成為目前中國氨綸生產投資的兩大主流。
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國際社會對化工生產溶劑的監管日益嚴格,氨綸干法紡絲由于所用溶劑二甲基甲酰胺對環境有一定的負作用而受到環保的嚴峻挑戰,強制推行溶劑更新是遲早的事情。與此同時,經濟、環保、產品性能優異的熔紡氨綸技術被國內外普遍看好,各大公司紛紛加大力度研究和開發聚氨酯長絲的熔融紡絲工藝,并取得了很大進展,使熔紡氨綸性能和質量更接近于干法紡氨綸。我國保定天鵝有限公司引進德國伊文達費休公司技術建設的500噸年規模生產線已投產,除大連合成纖維研究所外,國內還有張家港昌源、海寧高新等六家企業正在建廠,有投資意向的企業也為數不少。
助劑國產化迫在眉睫
廊坊市生產力促進中心技術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國熔紡氨綸生產技術日漸成熟,目前已有十多家企業成功研制開發了熔紡氨綸紡絲技術。這些國產技術投資少,有些性能已超過國外水平,但與這些成熟的國產熔紡氨綸生產技術相比,與之配套的助劑國產化更迫在眉睫。
專家認為,熔紡氨綸配套助劑性能直接影響氨綸絲的質量。熔紡氨綸助劑主要有熔紡氨綸用聚氨酯交聯劑、熔紡氨綸用油劑,聚氨酯交聯劑可以提高產品的耐熱性、彈性恢復率和耐磨性等。熔紡氨綸用油劑具有脫模和失活雙重效果,此外還有防水解劑、防變色劑等。國內近期熔紡氨綸發展勢頭迅猛,原料需求量迅速擴大。但目前為國內熔紡氨綸大量提供原料的公司卻主要是巴斯夫、拜耳、諾瓦化工等國外公司。
在這些助劑原料商中,國內企業蹤影難覓。目前,國內熔紡氨綸設備基本適應了這幾家公司的原料。隨著熔紡氨綸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對助劑的原料需求也會越來越大,希望國內助劑業能從中看到商機,為實現氨綸工業助劑國產化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