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地紛紛瞄準“能源替代”商機、謀求“煤變油”、煤轉油、煤轉烯烴項目的籌措進程中,國內兩大煤轉烯烴試點基地——神華集團煤制烯烴項目建設基地和陜西榆林煤化工重點工程有望近期在發改委獲批。
神華煤制烯烴項目申請報告已于6月初由國家發改委委托中國石化咨詢公司完成評估。該項目廠址位于包頭市九原區哈林格爾鎮,建設規模為年產聚丙烯31萬噸、聚乙烯30萬噸、中間產品甲醇180萬噸、副產品丁烯9.4萬噸、C5以上烷烴3.7萬噸、乙烷和丙烷1.4萬噸、硫磺1.9萬噸。與此項目同時配套的還有100兆瓦的熱電站。此項目將采用潔凈煤氣化技術和新型煤化工技術,以煤代油發展煤制烯烴產業。
榆林當地煤變甲醇和煤變烯烴的項目都在運作當中。其中煤變甲醇的項目由榆林經濟開發區建設有限公司承辦,生產規模為60萬噸/年,采用德士古煤氣化技術,預計總投資為人民幣193億元。不過,目前國內煤轉烯烴的幾大項目都是引進國外技術,需要支付不菲的專利費用。埃克森美孚、魯奇和UOP/NorskHydro等公司已經開發了這方面技術,魯奇已在挪威建設了一套甲醇制丙烯的示范裝置,但目前尚未商業化應用。而國內企業在高價引進時,是否能獲得最新技術也是存在疑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