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定海區金塘鎮了解到,今年以來金塘島上的螺桿企業紛紛加大技改力度,上半年共投入技改資金5300多萬元,同比增長50%以上,預計全年螺桿技改投入將超過億元。
向技改要效益成為共識
螺桿行業是金塘工業的支柱,其產值占到全鎮工業產值的65%左右,產品則占到了全國市場70%左右的份額。由于近年來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揚,目前螺桿行業的主要材料38號鉻鉬鋁的價格較之去年同期市場最高價每噸高出200元,這使螺桿生產企業成本大幅攀升,利潤下降,同業競爭加劇,企業的發展后勁受到影響。而在國外,螺桿市場的需求卻比較旺盛,價格堅挺,但對技術含量的要求較高。為了適應市場變化,金塘螺桿開始由粗放型向技術型轉化,向技改要效益、提高產品附加值成為島內多家螺桿企業的共識。
今年來,華業塑機公司先后啟動了投資2390萬元的碳化鎢螺桿技改項目、投資2500萬元開發高填充錐形梵筒螺桿生產項目和省重大信息化工程項目——ERP項目,這些項目都引進了國外最先進的生產設備和生產系統,將使公司產品檔次大為提升。公司還與臺灣一家公司合資組建了舟山華聯熱處理工業公司,專業承接螺桿的熱處理加工,下月初投產后可提升金塘螺桿熱處理加工技術整體水平。另一家螺桿公司金星螺桿公司也投資2860萬元,開發線形隱形螺桿生產技改項目,購置奧地利進口螺桿加工專用設備,努力使公司產品與國際市場接軌,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產業集團化更具競爭力
經過多年的發展,金塘螺桿已在全島形成了規模,產、供、銷相關配套企業形成了產業鏈,一些有實力、上規模的大企業已經出現,像華業公司,其生產的螺桿已占領了韓國市場,國外其他市場也十分看好。
金塘鎮正在籌劃進一步做大做強螺桿企業的藍圖。鎮黨委一班人認為,要做大做強,首先必須增加產品的科技含量,使其更具市場競爭力,進而使企業上檔次、上規模。在企業有了一定的規模和實力后,要向集團化方向發展。據介紹,當初溫州不少螺桿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后,出現了無序競爭狀態,為了做大做強,不少企業開始強強聯手,合并重組成集團化企業。重新洗牌使一些企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成為中國的名牌企業。金塘螺桿業經過多年的發展,也走到了這樣一個類似的階段。金塘鎮黨委書記王浙海對記者說,金塘螺桿行業要做大做強,就必須向產業集團化發展,而且能夠向集團化發展。
為了滿足企業向集團化發展的需求,鎮政府決定對一些有實力的螺桿行業在用地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并專門辟出一塊面積為2000畝的工業區,讓有潛力的螺桿企業進入園區發展,促使這些企業形成五六個集團化松散型企業,在占據國內市場的同時,主攻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