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9月27日,據傳,合資成立的僅1年半的上海宣偉金力泰涂料股份有限公司,中方:上海金力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回購原來被美國最大的宣威公司收購的公司股份,宣告了這次合資婚姻的結束。對中國涂料行業國內企業紛紛與外資企業合作的氣氛中,作為中國涂料行業知名的汽車涂料供應商,上海金力泰化工公司在2004年引進了外資,希望借此能給企業注入更多的活力,擴展產品線。同時在中國國內沒有自己涂料企業的宣威公司也是希望借此快速進入中國汽車涂料行業,從中國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中有所斬獲,合資的同時獲得了企業的控股權。不曾想,僅僅一年半的時間。這段看起來完美的“婚姻”就結束了。不知是中國企業希望能有更多的話語權呢?還是宣威公司根本就不看好中國涂料市場呢?不知道我們的涂料企業能通過什么樣的方式吸收更多的國際公司進入中國市場呢?
用市場換技術。這種合作合資方式,在初期應用的最多,技術領先的外資企業希望通過同中國快速發展的本土企業能合資,充分利用中國本土企業建立的銷售渠道,從而能達到快速占領市場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中國企業得到了什么呢?核心的競爭元素真的已經融入到中國企業中了嗎?仔細想來,少!
現在國家鼓勵創新,希望企業全力創造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包括從原材料開始,就擁有自己的強勁的技術實力。優秀企業的自主創新需要各個方面的資源。人才,資本,市場需求,良好的環境,這些中國正在擁有。本土有遠見的企業可能從現在開始就是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的最佳的時機。就拿涂料行業來說,涂料市場快速發展,部分中國涂料企業也頗具實力,大力增加了技術投入,從開始的配方設計中選擇進口的原材料,到現在能充分應用本土原材料。點點的進步體現的是,全體行業人士的努力!
有人會說,你是不是在排斥國際公司?我的回答是:沒有,因為在一個相對自由的市場中競爭,每個企業的機會都是公平的,只是希望國內的企業通過在引進技術的時候能更快速地消化吸收一些優秀的經驗。能把競爭力牢牢地把握在自己的手中。讓中國的市場最大程度上推動中國企業的更快速發展。
背景:
上海宣偉金力泰涂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4月2日,由美國最大的涂料企業宣偉公司與上海市民營科技企業百強上海金力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合資組建,美方控股。美國宣偉公司有138年的歷史,業務遍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銷售額達50億美元,是美國汽車涂料業唯一的上市公司。上海金力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有十年的歷史,擁有百余家長期客戶,自1993年成立以來,銷售額以年均39%幅度增長,贏得了良好市場和品牌信譽。合資后,公司引進美國汽車涂料的先進技術和設備,主要生產陰極電泳漆、汽車面漆系列、汽車修補漆系列、汽車內外飾件漆系列及陽極電泳漆系列等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