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果,果仁的色、香、味俱佳,營養特別豐富,國內外市場價格一直都在花生仁的10倍以上;果殼液是一種非常難得的天然生物質酚,能在化學品合成中替代多種酚類精細石化原料,獨特的性能使其成為未來解決高端化學建材、車、船、航天航空、電子化學品材料等領域,久而未決難題最有發展前途的材料之一,也是目前能夠投入實用的最廉價、最易得、最現實的生物質高分子原材料。發展這一產業除了能夠形成新興的腰果酚產業鏈外,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村落后山區脫貧具有重要的意義,特別是腰果酚適合南疆種植,對當地鏟除罌粟黑瘤將產生積極作用。
腰果樹適應生長在日平均氣溫高于23℃的地區,對土質要求不高,怕澇但很耐干旱,在熱帶、亞熱帶的非洲、東亞、拉美那些不太適合其它糧農植物生長的土地、干熱氣候條件下的丘陵、山坡地區,國內外常常把腰果作為扶貧樹種來開發。我國林業部門也有把它作為退耕還林的優選樹種在云南地區種植,長勢特別良好,11棵大腰果樹就能覆蓋1畝坡地;在緬甸金三角,如果用腰果樹替代櫻粟,政府和農民都將得到最好的利益回報。據中國環氧樹脂行業協會專家杭龍成介紹,由于腰果產品的特殊性,很多能種植和不能種植的國家把腰果產業列入了國家的一項重要產業來進行規劃和管理。例如:英國就把支持坦桑尼亞、贊比亞、莫桑比克等非洲國家的腰果產業作為政府對原英屬國家的重點扶貧項目,而這些國家的政府也把它作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國策,并因此而得到實惠,印度、越南、巴西、印尼等國家也因為看到腰果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專門成立了腰果局并制定了法規,很多國家是嚴禁殼腰果直接出口的,必須把腰果的深加工綜合利潤留在自己國家內。從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出腰果業的發展對國民經濟的重要性了。
腰果作為粗放型喬本植物,3~5開始年結果,有長達25年的盛果期,基本無病蟲害,平時只需每年施1~2次薄肥,春節前后開花、清明前后采果,殼腰果晾干后放置1年也不會變質,經過初步加工就能夠出仁出液,農業收入和加工價值均很高。目前殼腰果的平均畝產為180公斤,市場收購價為6元/公斤以上,畝收入達到1080元,現在我國已經培育出穩定畝產200公斤的優良品種,殼腰果由于加工價值的提高,預期價格會更加穩定地增長。腰果已成為全球第3大出口農產品,占2003~2004年出口收入的0.58%、價值3.94億美元。
據中國環氧樹脂行業協會專家杭龍成測算,殼腰果種植與加工收益豐厚:殼腰果畝產180公斤,市場收購價6元/公斤,畝收入1080元/畝;1噸殼腰果產出果仁160公斤、進口價為50元/公斤、價值8000元,脫羧殼液187公斤、進口價為4元/公斤、價值750元,碳150公斤、價格4元/公斤、價值600元;合計價值9350元,除去殼腰果,原材料及設備折舊損耗、包裝、運輸費用7050元,每噸殼腰果初加工增值達2300元。再進一步測算,每噸殼腰果脫羧液提餾加工得精酸150kg、粗酚34kg,價值2000元;除去加工費得到1800元,延伸精加工效益為:150公斤精酚制品、平均每公斤升值8元、可獲利1200元,34公斤粗酚加工升值平均每公斤價值5元、獲利170元,則每噸殼腰果精加工升值平均毛利5470元。
殼腰果的經濟價值不菲、加工升值空間很高,潛在市場前景十分龐大,這就是所有適合種植的國家都十分重視,政府設專門機構管理的原因所在。目前世界主要生產國的年產量為200萬噸,其中:印度65萬噸,巴西35萬噸,越南30萬噸,坦桑尼亞25萬噸,莫桑比克、印尼、斯里蘭卡等國家合計約45萬噸。我國是腰果仁的消費大國,去年進口量為1.8萬噸,折合殼腰果的需求量是7.2萬噸,需種植45萬畝才能滿足國內的需求。雖然我國適合腰果生長的區域非常多,但目前國內年產量不超過1500噸,只能滿足國內需求的2%。
我國還是腰果酚需求大國,目前也是國際市場腰果液的最主要進口國,因為通過國內業界人士近年來的不懈努力,我國已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掌握利用腰果酚進行深度開發利用技術的國家之一,按照我們目前拿出的樣品測試,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處低檔產品的應用已走在國際市場的前列,市場預測只要應用技術上有較大的突破,我國2010年腰果酚的需求將達到30萬噸/年,也就是目前全世界產量總和,但要真正成為腰果酚應用大國還需要在應用技術和市場開發上有重大突破,中國環氧樹脂行業協會專家杭龍成認為,首要的是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面的突破:
一是產業化、規模化上的突破。石油的最大利用價值不是燃料而是精細化學高分子材料,生物質能源的最高價值同樣不是燃燒,應當是有效替代精細化學高分子材料,這一點腰果酚的潛在價值無疑是同類生物質化學材料中最有發展前途的非糧石油替代物資,殼腰果取仁食用其價值就比較高,但腰果殼原來當作燃料、不被重視。后來用它的殼液做摩擦料,使它有了與果仁一樣的價值,現在人們又研究出用它部分代替石油酚,使它的利用價值一下提高了3倍。目前少數國家和企業利用腰果酚的特性,研究出具有特殊功能的高分子化學材料,不光解決了一些石油酚類化合材料所不能解決的問題,同時使它的價值又提高了好幾倍,腰果酚利用前景無限好,但要想真正作到將腰果的利用由單純食用向食用和工業化利用同步發展的轉變,必須實行產業化和規模化的生產才能顯示出以下優勢
——提高收效率。腰果殼含液量很高,理論上可達40%,但目前都采取原始落后的小規模、分散型的作坊式加工,導致出液量不超過25%,如果采用專業化的先進技術、規模化生產,出液率能夠提升5%,效益提升就相當可觀。
——便于采用新科技,提高精制品的產量和品質。新科技的采用,必須依靠較先進的設備,先進設備的成本與科研費用的投入,必須依靠有一定實力的企業,采用規模化生產才有必要進行投入。目前絕大多數土法上馬的個人或者加工企業在腰果酚精制過程中都采用高溫精餾法,因為腰果酚具有沸點較高但在高溫下又會自聚的特性,所以蒸餾收率只能維持在46%左右,大大低于理論上的90%,如采用先進的提餾工藝,收率現在都能達到80%以上,而且產品的顏色淺、黏度低、自聚樹脂的含量也很低,下游接枝合成效果就能進一步提高。脫羧腰果液的市價是4000元/噸,精制腰果酚的價位是14000元/噸,可見提高收率對提高價值至關重要。
——產業化體系的穩定規模化和優異化是關鍵。腰果產業項目雖好,但體系漫長又復雜,從種植、加工、銷售、精制到利用等環節缺一不可,差一則不穩。種植者、應用者都看著加工者,加工上的不足,會導致種植者砍樹,應用者棄用的現象發生。按照腰果種植規律,一次失誤,五年難補。國內腰果需求量很大,但種植量極低,多次發生種了砍,砍了種,種了又砍的事情發生,關鍵就是產業結構不合理,殼腰果行業沒有穩定的龍頭加工企業進行調節。我國目前國內市場需求的種植面積是45萬畝,而實際種植總共不超過1萬畝。農民種植的殼腰果,今年的收購價是國際市場的30%,造成一方面,國內市場每年需要花大量外匯購進腰果仁、腰果液,另一方面國內種植者每年還在砍樹,我國現在腰果的種苗培育、種植、殼腰果加工、利用技術都是世界領先的,但腰果產業卻非常落后,根源就是規模化、穩定化、優異化的龍頭加工企業的缺失。
二是產品多元化、尖端化、應用廣泛化技術的突破。精制腰果酚的使用范圍幾乎可以覆蓋所有行業,它的特殊用途可解決多個行業的難題,現在國際上很多企業和科研機構都在研究,腰果酚制品的合成、縮聚,看似簡單,但一般性合成技術很難突破,它的特性是具有石油酚的活性,但與其它化學材料的反應又不太活潑,對反應溫度不敏感,但又很容易自聚。腰果酚能與很多酚類高分子材料混合共聚,但共聚縮合條件與混合比例稍有不慎就會生出完全不同的高分子材料,極難掌控。
——腰果酚合成中極易生出游離酚與自縮聚樹脂,它們都不溶于水,但與縮合成的材料一樣溶于苯、酮、石油醚、醇和油性材料,很難分離出來,在合成過程中的失敗原因都是收率低,副反應異構體太多,游離酚難于清除等原因,現在國內外極少企業在這方面有所突破,進一步技術突破應該指日可待。
——腰果酚制品合成后,應用是關鍵中的關鍵,國內外腰果酚制品廠的高精尖端產品生產企業,目前凡是不能擴大生產總量的,無一不是在這個問題上解決不好,這個技術問題目前我國是解決的比較好的,可以說在世界同行中處于領先地位,但畢竟技術還是掌握在極少數人手中,要想把腰果酚產業搞上去,國內外同行必須有更多的人跨過這道門檻。
三是國產殼腰果產量的突破。隨著我國加工應用技術的突破,作為生物質高分子化學材料最有潛在價值的殼腰果產量在我國實行產業化,規模化生產的迫切性已經非常突出。我國去年的果仁進口是1.8萬噸(可統計部分),如果按正常每年10%的增長率,到2010年需求將達到2.9萬噸,折合殼腰果18.125萬噸,需種植100萬畝腰果才能滿足需求。可我國目前的殼腰果年產量是是1500噸,不足需求量的1.3%,這個問題不解決,到2010年,我國對腰果仁需求量的99.2%、對腰果液需求量的99.9%都將依賴進口。特別是腰果酚,我國需求量是目前世界生產總量的80%以上,已引起印度、越南等主要生產國政府的高度重視,正在采取相應的對策。這種原材料99%都掌握在別人手中的產業,能有多強的生命力呢?根據我國目前掌握的應用技術以及美國、印度等國的應用實踐證明,我國如果在3~5年內產量不大幅度提高上去,將后患無窮。
四是國家宏觀計劃、調控、政府法規的扶持力度,決定了產業成敗。腰果產業在印度、越南等生產大國是一項成熟的重要產業,是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高度關注的應用高科技產業。在我國則是新興的合成加工產業。那些產業成熟的國家已經嘗到了甜頭,由國家專門成立了腰果局,制訂相關的國家規劃和法規。應用發達國家則重點扶持研發企業的工作,并鼓勵產品出口,但絕對控制尖端制品的技術出國。
我國是腰果適宜種植面積和需求量的雙料大國,但腰果業一直發展不起來,同國家的不重視、有關部門沒有認識到其重要性以及開發應用技術一直比較落后都是有關的。例如:近幾年世界腰果種植、加工方面,印度、越南、巴西以及一些非洲國家政府都用政府調控手段,扶持腰果業大力發展,以適應全世界對果仁、殼液需求的迅猛發展,而我國卻一方面逐年增大果仁,果液的進口量,一方面連年砍伐腰果樹,使產量大量減少,原因就在于收購商、加工企業連手在政府的眼皮底下壓價欺農,至使今年海南殼腰果市場收購價控制在國際市場的30%以下,導致大量農民憤而砍樹毀林。
腰果是全球第3大出口農產品,占年度全球農產品出口收入的0.58%,仁、液聯合產品價值3.94億美圓,隨著腰果酚在高分子化學合成材料、黏合劑、涂料、復合材料、藥品、生物農藥等領域中特殊功能的開發,殼腰果以高檔食品為主要用途向高檔工業用材料方向的轉移,并且在未來5年內發展成重要的戰略物資已成定局。業內專家杭龍成強調指出:如按照我國目前的種植水平,5年后我國的腰果原料幾乎100%要依賴進口,特別是掌握在印度、越南、巴西等生產國和英美等利用高科技精加工技術發達的國家手中。鑒于中國腰果業面臨的如此嚴峻的形勢,國家有關部門是否能夠象其他幾個腰果業發達的國家那樣,由國家制訂相應的法規,在全球石油資源緊缺、石化制品價格飆升的時代,多培植幾個大型殼腰果精加工企業,帶動農業部門、林業部門在退耕還林改策的落實過程中,在不太適合糧農生產的干熱地區,種出幾個幾十個萬噸級、十萬噸級的大型精細石油化工企業出來,讓農民得到實惠,讓工業帶動農業的發展,這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好事,而腰果產業也是必須要發展的朝陽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