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塑料印刷中,油墨黏度的控制很重要。特別是在 高速的印刷中,黏度控制是否得當會直接影響到產品光澤度;靜電;堵版;水紋;墨不干凈等等一系列問題。下面根據我個人的操作經驗,介紹一些合理的控制方法。
通常油墨都由樹脂;顏料;添加劑;溶劑四部分組成,其中顏料轉移的好壞跟黏度的高低有直接關系。油墨廠家一般都建議,將油墨黏度控制在15-18S之間。但在實踐中(印速100M/MIN以上)告訴我們,為了保證良好的轉移效果,黏度要控制在12-25S(三號察恩杯)之間為宜。黏度越大顏料的轉移效果越差,因為黏度越大流動性越差,不能均勻分散聚居成團,導致不能順利進入網穴,形成堵版。所以保證在適當的黏度,讓油墨印具有一定的流動性,顏料便能分散在其中順利進入網穴。
在塑料印刷過程中,我們經常見到版滾粘有朦朦朧朧的一層,時間一長,就會轉印到承印物上產生括墨不干凈,行名為臟版。產生臟版除了跟刀的軟硬、壓力跟角度,版的質量有關系外。跟油墨的黏度也有很大的關系,因為黏度太大時油墨的流動性差,不能均勻分散堆積在一起,造成刀對版滾的損傷,產生臟版。同時油墨也處于過飽和的狀態,大量的樹脂堆積在一起,在刀的壓力下對版滾具有親和性而黏在版滾上,形成臟版。一般來說,控制好黏度臟版的問題就不容易發生。
油墨黏度過低,說明其溶劑的含量越高,顏料跟樹脂就相對少了,使轉移到承印物上就會出現發白、沒有光澤度(飽和度)同時也會產生水紋跟靜電的現象。因此可見適當的油墨黏度對我們保證的產品印刷質量的重要性。
“以前都是這樣做啊不會有事的”;“就相差一點點沒事的”;“只能這樣了”。在我們實際的生產中經常會聽到這些催卸責任的借口。總是不會去用另外一種角度,去總結我們究竟問題出在那里?應該怎樣做才會更好。印刷這個行業本來就有很多突發性:天氣問題;機器問題;輔助材料問題;版的問題等等。有著太多的問題,是我們不能預料的也無法去改變的。唯一能改變的就是我們的操作習慣。多一點總結;多問點為什么;多一點克服;多用一點心去做事。就會多一點成功,多一份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