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記者在北京舉行的中國國際石油天然氣會議上獲悉,經過50多年的發展,中國石油集團已經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石油科技理論與先進適用的石油工程技術,有力地支撐了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同時,依靠這些理論和技術,形成國際化經營的核心競爭力,使“走出去”的步伐更加穩健有力。
在中國創建和發展的陸相石油地質理論指導下,中國打破貧油論,發現了一個又一個大型油氣田;大型非均質砂巖油田開發理論與分層開采、控水穩油綜合治理和三次采油等技術的應用,使大慶油田在年產5000萬噸的水平上穩產27年,創造了世界奇跡;復式含油氣區滾動勘探開發技術,使得小于1平方公里內的小斷塊油藏得以有效開發,這些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有效地指導了中國大型油氣田的勘探開發活動。
中國石油集團還將多年實踐積累的油氣勘探開發理論、技術和經驗運用到各海外項目中,取得了明顯的效果。通過應用被動裂谷盆地油氣地質理論及勘探技術和低勘探程度盆地快速發現大油田的勘探技術,在被西方大石油公司宣布為沒有潛力發現大油田而放棄的蘇丹Melut盆地3/7區,找到儲量達50億桶的大型油田,建成了1000萬噸產能。運用異常高壓特低滲碳酸鹽巖油藏開發技術使哈薩克斯坦肯基亞克鹽下油田的單井日產量由原來的幾十噸提高到500噸以上。實踐證明,具有中國特色的石油勘探開發理論與技術,在國外同樣具有實際應用價值。
在過去十幾年的國際化經營中,中國石油集團始終以互惠互利為宗旨,堅持發揮集“油公司”和“技術服務公司”為一體的綜合優勢,降低投資伙伴的經營風險和資源國的成本支出;堅持發揮技術、人才優勢,為東道國提供技術和人才支持;堅持資源與市場互補,投資按時足額到位,確保合作雙方獲益;堅持注重培養資源國技術、管理和操作人才,實現雇員本土化;堅持和諧發展,重視環境保護,支持項目所在國社會經濟發展,在合理開發利用油氣資源,把資源本身價值帶給人類的同時,把文明、公正、和平、友誼帶給合作各方。
據悉,在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周吉平主持下,一套系統總結、集成中國石油5年科技成果的科技叢書已出版發行,推動了科技成果大集成和大融合,實現了科技成果有形化和載體化,立足加強海外業務技術支持,以科技交流和項目合作研究為紐帶,積極推進海外研究中心建設,研究制定科技工作國際化方案和實施計劃,加快探索科技工作國際化的途徑,推動技術創新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