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大渔直播,国产av成人无码免费视频,男女同房做爰全过程高潮,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新聞搜索: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資訊中心 > 國內新聞 > 正文
 
石油化工:行業增長形勢分析及展望
2006-12-26       中國聚合物網
        內容提要:2006年,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繼續走高,帶動了原油開采業行業景氣保持高漲。但原油價格的上漲,進一步增大了國內煉油行業的成本壓力,行業經濟效益繼續下滑。同時,原油成本的增大,既增加了下游化工行業的生產成本,但也推動了化工產品價格的上漲,使得化工行業較好的行業景氣能夠得以保持,而國內經濟保持穩定快速增長,特別投資增長速度較高,進一步增進了化工行業的景氣度。隨著國家對上游開采業的巨額收益以及成品油價格采取了一系列調控措施,原油開采行業的經濟效益增速開始出現調整,但煉油行業的虧損局面依然沒能扭轉。隨著原油價格逐漸出現回落,化工行業的成本壓力有一定減小,行業增速有望提高。

  2一、1-10月份石油化工行業增長形勢1.工業生產保持穩定快速的增長勢頭2006年以來,特別是上半年,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呈現震蕩走高的態勢,受伊朗核問題爭端逐漸升級、尼日利亞局勢動蕩加劇以及黎以沖突再起等地緣政治因素的影響,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呈現恐慌性上漲,一度逼近80美元/桶大關。受原油價格攀高的影響,石油及天然氣開采業景氣大幅度提升,行業生產繼續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1-10月累計,石油天然氣開采業工業總產值實現6371.72億元,同比增長28.99%,累計工業銷售產值完成6358.71億元,同比增長29.12%。工業生產增長速度處于全部工業行業的前列。與上年同期相比,行業工業生產總值和工業銷售產值的增長速度分別下降了14.63和14.32個百分點,這一方面是由于上年增長過快,行業增長的基數較高所致,另一方面也是由于2006年以來原油價格上漲的速度相對低于去年同期,使得行業生產的增速出現一定調整。

  經濟的快速增長和國內能源消費的穩定增長,促進了原油加工及原油制品制造業工業增長速度保持較高水平。1-10月原油加工和原油制品制造業累計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28.51%,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28個百分點。成品油市場需求保持旺盛,使得行業銷售產值保持快速增長,1-10月原油加工制造業銷售產值同比增長27.62%,比上年同期下降6.04個百分點。

  投資的快速增長,推動了對化工產品需求的增加,同時油價走高也使得化工產品價格出現一定的上漲,使得化工行業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1-10月份化學產品制造業累計工業總產值完成16621.27億元,同比增長26.21%,累計銷售產值完成16189.11億元,同比增長326.15%,產銷率水平達到97.39%。與上年同期相比,工業總產值的增長速度下降了5.47個百分點,其中化學肥料制造業的工業生產增長速度調整幅度相對較大,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6.1個百分點,反映出行業產品價格繼續上漲缺乏動力;涂料油墨顏料和染料以及日用化學產品制造業行業的工業生產增長速度比上年同期有所提高,工業產值的增速分別比上年同期提高了4.74和2.32個百分點。

  2.原油開采、化學工業經濟效益保持穩定快速增長,煉油業虧損格局依舊原油價格上升及原油需求量保持旺盛態勢,使得石油開采行業的經濟效益繼續大幅度提高,利潤增勢強勁。1-10月石油天然氣開采業全行業累計完成銷售收入6371.52億元,同比增長30.83%;累計實現利潤3285.57億元,同比增長30.17%。行業利潤規模以及利潤增長速度均位于工業部門前列。但與上年同期相比,行業銷售收入和利潤的4增長速度分別下降了11和44.57個百分點,一方面是由于上年增長基數過大,2006年油價上漲幅度有限同時下半年油價逐漸回落,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國家開始對石油開采業增收特別收益金,對行業的巨額利潤進行調節,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行業利潤的增長速度。

  為了扭轉煉油行業的虧損局面,國家在3月和5月兩次提高了成品油價格,但依然未能抵消原油成本上漲的壓力,截至10月份煉油行業整體依然表現為大幅度虧損,虧損規模不斷擴大。1-10月石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業累計產品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8.27%,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7.02個百分點;利潤方面,全行業累計表現為虧損501億元,虧損規模較大,比上年同期增虧286.5億元。原油成本上漲是行業經濟效益大幅度下滑的主要原因,國家提高成品油價格對行業經濟效益下降有一定減緩作用,但行業經濟效益的走勢仍根本上取決于原油價格的波動。3月份國家提高了成品油價格,但4、5月份煉油行業仍分別虧損58和65億元,5月份再次提高成品油價格后,煉油行業單月虧損規模有所縮小,6月和7月單月虧損額分別為62和55億元。但8月份,煉油行業的虧損額又有所提高,達到58億元。到了10月份隨著原油價格的回落行業虧速下降為39.35億元。整體上,煉油行業的虧損規模巨大,而原油價格存在重新走高的勢頭,煉油行業減虧趨勢依然不穩定。

  化學產品制造業經濟效益增長速度穩步回升,主要得益于原油價格上漲推動了化工產品價格的提高,同時國內經濟增長較快和投資的快速增長,拉動了對化工產品的需求。1-10月份化學產品制造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16246.84億元,同比增長26.56%,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86個百分點。累計利潤總額實現869.46億元,同比增長14.5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04個百分點。從2006年化工行業的經濟效益5進度表現上看,呈現逐漸回升的態勢。一季度化工行業整體完成利潤同比下降6.93%,二季度全行業利潤同比增長13.69%,到了1-10月份利潤增速提高到14.55%,并且增速開始比上年同期回升。化工行業中,基礎化工原料制造業、化學肥料制造業、合成材料制造業以及日用化學產品制造業在2006年一季度的利潤均表現為同比下降,但過了二季度以后,在需求增加、產品價格逐漸回升的推動下,行業利潤增速出現快速上漲,如基礎化學原料制造業由一季度的利潤同比下降10.88%上升到1-10月份的利潤同比增長26.4%;合成材料制造業中合成樹脂產品價格大幅上漲促進了行業經濟效益迅速提升,行業利潤由一季度的同比下降49.8%轉變為1-10月份的僅同比下降5.53%。化工行業經濟效益逐步回升,一方面是由于上年同期受油價逐漸快速上升使得行業經濟效益逐漸下滑,使得基數前高后低;另一方面,是由于2006年投資增長過快推動了化工產品的需求,化工產品價格逐漸上漲,同時油價逐漸高位啟穩并有所回落,促進了行業經濟效益回升。

  3.主要石化產品產量穩定增長原油生產方面,1-10月全國累計生產天然原油15338.04萬噸,同比增長1.49%;全行業累計原油加工量完成24991.44萬噸,同比增長5.31%,原油加工量增長速度明顯較快,國內原油生產的增長速度與原油需求增速的差距進一步拉大。

  成品油產量方面,1-10月份全行業汽油產量累計完成4600.82萬噸,同比增長3.25%;柴油產量完成9619.67萬噸,同比增長5.23%。

  燃料油(2927,108,3.83%)產量完成1878.47萬噸,同比下降7.62%。

  無機化工產品產量增長穩定快速,增速平均在10%以上。其中燒堿產量1229.62萬噸,同比增長18.65%;純堿產量1311.2萬噸,同比增長11.12%。硫酸產量4006.52萬噸,同比增長8.51%;濃硝酸產量146.4萬噸,同比增長10.96%;鹽酸產量601.43萬噸,同比增長8.02%。

  有機化工產品產量增長快速,其中乙烯1-10月產量累計完成720.34萬噸,同比增長14.44%;純苯產量累計完成284.16萬噸,同比增長18.83%。全國精甲醇產量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累計產量完成597.32萬噸,同比增長速度為28.55%。冰醋酸產量累計完成117.27萬噸,同比增長7.05%。

  化學肥料產品產量方面,1-10月全國農用化肥產量累計完成4338.24萬噸,同比增長12.37%。化學農藥1-10月產量105.6萬噸,同比增長22.16%。

  合成材料的產量上,聚氯乙烯樹脂、聚乙烯樹脂和聚丙烯樹脂產量分別完成665.63萬噸、493.82萬噸和472.12萬噸,分別同比增長22.06%、15.56%和12.37%;合成橡膠(19445,470,2.48%)的產量累計完成153.44萬噸,同比增長13.03%。

  4.石化行業出口增速回落,進口增速有所加快原油進出口方面,1-10月份,我國累計進口原油12007萬噸,同比增長14.1%,增長速度比上年同期明顯提高;原油進口金額達到560.9億美元,同比增長43.8%。出口方面,1-10月份,累計出口原油5098萬噸,同比下降12.5%;原油出口金額累計實現21.66億美元,同比增長18.8%,增速比上年同期大幅度回落。

  成品油出口下降,進口增速有所提高。1-10月份,成品油出口量出現大幅度下降,累計出口量為999萬噸,同比下降17.6%。受國家取消汽油出口退稅政策的影響,汽油出口大幅度下降,1-10月汽油累計出口279萬噸,同比下降45.8%;煤油出口量為282萬噸,同比增長40.8%;柴油出口量71萬噸,同比下降43.8%;其他燃料油出口量212萬噸,同比增長12.4%。進口方面,1-10月份全國累計成品油進口量達到3186萬噸,同比增長24%。煤油和柴油的進口規模分別為450萬噸和37萬噸,分別同比增長94.8%和8%。其他燃料油進口量達到2510萬噸,同比增長15.4%。2006年以來,成品進出口形勢與上年同期相比發生了根本的逆轉,行業出口大幅度下降,而進口增長速度明顯提高,由于國家限制能源產品的出口,使得汽油出口大幅度下降,而國內能源需求增長較快,國內煉油行業由于虧損導致產能擴張相對較慢,增大了成品油進口的壓力。

  化工及相關產品的進出口增長速度均有所放慢,其中出口增長較快,進口增長速度放慢明顯。1-10月累計,化工產品進出口總額達到763.36億美元,同比增長12%,其中進口456.92億美元,同比增長8.8%;出口306.44億美元,同比增長17%,增幅高于進口8.2個百分點。貿易逆差150.48億美元,同比下降4.6%。為緩解國內資源、環保壓力,國家2006年加大了對高耗能以及資源性產品的出口調控力度,取消了汽油和石腦油的出口退稅政策,并暫停了尿素、磷酸銨的出口退稅,對尿素出口征收季節性調整關稅。受這些政策的影響,化工行業出口受到抑制;同時隨著國內產能的逐漸釋放,生產規模增大,國內化工產品的供應能力增加,也使得化工產品的進口增速出現下降,我國對9外依存度較高的基礎化學材料、化肥以及一些合成材料的進口均呈現同比下降的局面,其中甲苯和苯乙烯的進口分別同比下降41.3%和16%,化肥進口同比下降25.1%,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和聚氯乙烯的進口量分別同比下降11.4%、6.4%、1.7%和14.8%。

  5.行業投資增速保持快速1-10月份,石油及天然氣開采業完成投資1281.91億元,同比增長22.9%,增速比上年同期略有下降,開采行業的投資力度依然較大。

  為保障能源的供應以及安全生產,企業加大投入力度,促進了石油開采行業的投資將保持較高增長水平。

  石油加工行業的投資增速出現逐漸回落,1-10月份石油加工及煉焦業的投資完成額為705.53億元,同比增長21.5%,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均有所回落,但比上年同期有大幅度的提高。為追求規模化以及生產技術的提升,一些新的煉油項目上馬,投資力度明顯增大。

  化工行業投資增長水平穩定,1-10月份化學產品制造業投資完成1963.51億元,同比增長22.4%,一些大型乙烯項目處于擴建、新建階段,投資規模較大。為提高國內化工行業的競爭力,在產品結構的升級以及技術改造的過程中,化工行業的投資規模將繼續保持較高水平。

  10二、石油化工行業發展展望石油化工是我國重要的基礎工業行業,目前存在著生產規模偏小、產品技術水平偏低的困難,難以滿足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的需求,在同國際石化行業的競爭中也處于劣勢。為此,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石化行業調控政策,并在產業結構調整的政策中明確提出了淘汰落后產能、減少環境污染壓力、降低能耗等要求,這為石化行業的中長期發展指明的方向。目前我國原油的進口比重越來越大,部分合成材料以及精細化工產品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仍相對較高,因此我國石油化工行業的增長將受到來自國內和國際兩方面的環境影響。整體上,我國國民經濟會繼續保持穩定快速的增長勢頭,這是石油化工行業保持穩定增長的基礎,國內產業政策的調整將對石化行業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同時,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的波動也將是石化行業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

  1.國民經濟的穩定增長將促進石化行業保持良好的增長景氣從長期來看,我國能源供應都將呈現偏緊格局,原油進口依存度不斷提高,能源需求將隨著國民經濟的日益增長保持穩定上升,這是石油開采及加工行業保持穩定增長的基礎。盡管煉油行業目前存在虧損經營的困難,但隨著國家對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不斷進行調整,以及國民經濟對高油價的承受能力不斷提高,石油加工行業的困難局面會逐漸緩解。

  未來我國經濟仍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對石化產品需求將快速增長。

  作為為社會提供能源和原材料的石化工業,需要繼續發揮支柱產業的作用。同時,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費結構改善和消費層次升級,以及汽車、紡織、旅游、包裝、建筑、農業、電子電器等關聯產業的持續發展,將對石油石化產品的產量、質量、品種等提出更多和更高的要求,將會促進化工產品的市場需求保持快11速增長。特別是在化工產業的規模化生產以及綠色生產方面,我國正加快發展速度,這將成為推動化工行業保持穩定增長的重要力量。2.石油價格高位運行仍將是影響石油化工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2006年上半年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繼續上漲,對原油供應的擔心始終沒有降低,在石油的基本供求方面,盡管原油需求保持穩定增長態勢,但原油供應由于產油國長期的投資不足以及動蕩的內部形勢受到很大影響。同時,國際政治環境依然不穩定,大部分的地緣沖突均是在產油地區,特別是伊拉克局勢尚未有效改善,伊朗核問題依然沒有解決,中東地區局勢仍存在眾多的變數,因此原油價格始終存在不穩定因素。盡管下半年以來,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出現回落,目前在60美元/桶上下波動,比最高點下降了20%以上,但這更多的是市場本身對嚴重偏離的價格進行的技術性回調,同時也是對世界經濟增長速度將有所下降的預測的反映。從產油國的動作來看,歐佩克已經作出了減產的決定以維護石油價格,同時美元利率已經提高到位,美元依然存在貶值的壓力。這些都將成為重新推動原油價格走高的動力,因此原油價格大幅下跌的可能性很小,國際社會將長期面臨高位的原油價格。

  較高的原油價格將使得原油開采業繼續保持良好的增長景氣。在高油價的推動下,我國國內的原油產量會繼續保持穩定的增長,預計月均原油產量將保持在1500萬噸左右,國內原油的供應量會穩定增長。

  原油需求方面,由于國內電力供應緊張的格局有所緩解,燃油發電的生產規模會有所減小,但化工用油的需求會出現較快的增長,特別是一些大型的乙烯工程逐漸投入生產,對原油的需求會持續增加,同時國內能源消費的增長速度會隨著節能降耗工作的深入而有所減慢,但能源偏緊的供應格局不會改變,我國對進口原油的需求會進一步增長,特別是我國已經開始了戰略石油的儲備工作,這將增加對原油的需求,12原油的進口將保持穩定增長,進口依存度進一步上升。

  由于油價上漲的壓力始終未能有效轉移,原油加工業的虧損格局短期內難以改變。隨著原油價格的回落,煉油行業的虧損規模存在下降的趨勢,但仍取決于國內成品油價格機制的改革進程,如果成品油價格能夠更及時的反映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的波動,形成較好的聯動效應,煉油行業的虧損局面將能夠得到一定緩解。

  目前的油價回落,有利于化工行業進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同時由于國內投資的增長依然較快,國內經濟繼續保持穩定快速的發展也將促進化工產品的市場需求保持穩定增長,這有利于化工產品價格提高以消化石油成本上漲。因此,高油價將能夠推動化工產品價格走高,化工行業整體上面臨有利的發展時機。未來發展趨勢上,隨著國家產業政策的逐步實施,化工行業將逐步擴大產能,向大型化規模化方向發展,同時機械、電子、汽車、建筑和信息等國家重點產業,需要品種繁多的精細化工和專用化工產品與之配套,精細化工行業將加快發展,化工新型材料,新型高檔涂料,電子和信息產業用的功能材料、膠粘劑和專用化學品等將成為化工行業新的增長點。

  3.政策性因素將促進石化行業健康發展從2005年下半年起,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針對石化行業的政策調控措施,首先,提高了石油天然氣資源稅征收標準,規定從2005年7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調高石油天然氣資源稅的稅額,原油資源稅由過去的8-30元/噸調高到14-30元/噸;天然氣資源稅由過去的2-15元/千立方米上調到7-15元/千立方米。其次,在2006年3月份先后發布了《煉油工業中長期發展專項規劃》和《乙烯行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要增加國內的生產規模目標,淘汰落后低效產能,擴大單個項目的生產規模,提高企業的平均生產能力,實現規模化生產,13降低對進口產品的依賴。第三,2006年3月26日起,國家開始征收石油特別收益金,對石油開采企業銷售國產原油因價格超過40美元/桶所獲得的超額收入按比例征收石油特別收益金,以調節上游開采行業和下游行業的利益分配格局,增加由于原油價格高漲而給下游行業和弱勢產業和群體的補償力度。第四,2006年3月和5月我國兩次提高了成品油出廠價格,并提出要改革成品油價格的形成機制,增加國內成品油價格對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波動的反映敏感程度,建立能夠反映資源性產品稀缺程度的市場價格形成機制。

  從政策的影響來看,首先,提高資源稅對石油天然氣開采業影響不大。資源稅水平的提高,主要是為了保護國家資源,敦促企業有效地利用和開采能源,提高資源回收率和開采效率,減少開采過程的浪費。同時,也適度調節國家和企業之間的利潤分配,平衡資源壟斷行業對國民經濟的整體影響,以增強對下游行業的扶持力度。2005年,我國油氣開采行業生產原油8979萬噸,天然氣499.55億立方米,本次資源稅的上調將影響行業利潤14-15億元左右,與全行業利潤2927.42億元相比,占比僅為0.5%左右,影響微乎其微。由于國際市場能源價格依然保持相對高位,石油天然氣行業利潤增長將依然較快。

  其次,征收石油特別收益金會適度減少石油開采業的收益規模,但程度有限。由于原油價格高漲,使得石油開采業利潤暴漲,同時增大了下游行業的生產成本,形成了利益分配不均衡的格局。開征石油特別收益金,主要是為了均衡資源壟斷行業和下游行業的利潤分配格局,將資源大幅度溢價的收益部分收回國家所有,以用于對下游弱勢產業的扶持,體現了稅收杠桿的利益分配作用。根據石油特別收益金的征收標準,初步估計,2006年石油開采業的特別收益金規模將達到300億元左右,減少石油開采環節的利潤12-15%。整體上,征收石油特別收益金可適度降低石油開采業的利潤水平,同時為成品油價格上14調后對部分弱勢群體和公益性行業補貼增加資金來源。

  第三,煉油工業以及乙烯工業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將促進石化行業健康發展,通過致力于提高行業的規模效益,調整產能結構,提高石化行業的整體競爭力。當前,整體上我國石化企業的平均規模依然偏小,煉油企業的平均生產能力是年產240萬噸,離世界平均水平600萬噸尚有一定距離,同時存在落后產能。根據中長期發展規劃,將在結構調整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生產能力,淘汰落后產能,增加平均產能規模,這有利于提高規模效益,增加大企業的市場空間。同時對新建項目提出了嚴格準入門檻,增加資本金的要求和外資的技術、資源渠道的要求,有利于提高項目的管理水平,減少對貸款的依賴,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最后,成品油價格上調依然難以改變煉油行業的虧損局面,成品油價格依然面臨上漲壓力。盡管國家上半年已經兩次提高成品油出廠價格,但石油加工行業的虧損局面依然沒有有效好轉,虧損規模繼續擴大。成品油價格上調是國家資源產品價格調整政策的一部分,整體上資源產品價格要逐漸體現資源的稀缺程度,這有利于資源的節約利用。石油產品作為國家的戰略性資源,其價格的上調對整個國民經濟的影響較大,因此在價格調控上國家的措施較為謹慎,但發展趨勢上,由于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一直處于相對高位,國內成品油價格依然面臨較強的上漲壓力。短期內,成品油價格的上調力度依然難以有效改善石油加工行業的虧損格局,但從長期來看,國內成品油價格將逐漸能夠及時反映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的變動,提高轉移原油成本上漲的壓力的能力,煉油行業的虧損格局會逐漸有所緩解。

(責任編輯:曉靖)
查看評論】【大 中 小】【打印【關閉】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
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發表 對“ 石油化工:行業增長形勢分析及展望 ”的評論. 標 * 號的為必填項目
姓名: * 電子信箱:
請您注意:
· 尊重網上道德,遵守中華人民共
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
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 本網任何評論,管理人員都有權保
留或刪除其中的任意內容
· 您在本網發表的任何評論,本網
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
接受上述條款
評論內容: *
  推薦專場
通用塑料 工程塑料
塑料助劑 塑料機械
塑料制品 天然橡膠
合成橡膠 橡膠助劑
熱塑性彈性體 炭黑
骨架材料 橡膠機械
橡膠制品 天然纖維
人造纖維 合成纖維
特種纖維 纖維助劑
纖維成型加工設備 儀表
復合材料制品 原材料類
涂料類 油墨類
膠粘劑類 設備類
建筑材料 醫用材料
信息材料 分離材料
特殊用途材料
行業專用測試儀器
通用化學化工測試分析儀器
化學試劑 化工設備
無機化工原料 有機化工原料
合作網站: 中國塑料技術網            中國流變網            中國化學儀器網             化學化工論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都县| 湖北省| 上虞市| 溆浦县| 衡阳县| 达拉特旗| 固镇县| 衡水市| 民丰县| 金乡县| 曲周县| 龙南县| 宁河县| 连州市| 左权县| 团风县| 池州市| 安岳县| 丰原市| 阿拉善盟| 阿尔山市| 达拉特旗| 邓州市| 叙永县| 汉川市| 凯里市| 道孚县| 吐鲁番市| 巍山| 临沂市| 加查县| 武平县| 古交市| 锡林郭勒盟| 纳雍县| 南华县| 建宁县| 福建省| 江达县| 惠水县| 濮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