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普京自2000年當選俄羅斯總統以來第4次對我國進行國事訪問。訪問之余,普京還將出席中國“俄羅斯年”開幕式和中俄經濟工商界高峰論壇開幕式。
毫無疑問,能源問題將成為普京本次訪華的主要議題。預計本周中俄會談的核心議題將是恢復修建由俄羅斯直接通往中國的原油支線管道(泰納線)和陷入僵局的天然氣管道談判。俄羅斯準備今年修建一條115億美元的從西伯利亞東部直通太平洋西岸的原油輸送管道,中國則提議修建一條直通中國的支線。有分析認為,中國將借普京訪華之機,敦促其在修建通往中國的油氣輸送管道等具體合作上作出承諾。
據報道,在今日普京總統與胡錦濤主席的會談中,雙方將主要關注能源以及軍事領域的合作。另外,雙方還將對一些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如伊朗以及朝鮮(專題,圖庫)核爭端交換意見。彭博社報道稱,中石油董事長陳耕日前在香港表示,中國與俄羅斯將于今日簽署3項能源協議,但他并未透露具體細節。
此前,中俄兩國官員均表示,普京訪華期間將簽署協議,在俄羅斯通往太平洋的石油輸送管線上修建一條通往中國的支線。但從俄羅斯傳來的消息相互矛盾,在修建中國支線問題上,有的官員說俄羅斯已經下定決心,有的則說還在猶疑不決。另外,日本的競爭也加劇了修建中國支線的不確定性。日本一直在游說俄羅斯放棄修建中國支線的方案,而是直接修建通往太平洋的原油輸送管道,這是因為日本擔心中國能源需求猛增,將造成俄羅斯的原油供應全部流向中國。
俄羅斯官員多次表示,希望看到為亞洲,特別是為中國提供更多的原油,并希望看到擬建之中的輸油管線能夠帶動人跡罕至的西伯利亞地區的經濟增長。預計2008年線路建成時,這條管線的日原油運送量將達到60萬桶。俄羅斯方面表示,計劃把這條線路的輸送能力提高至160萬桶,但并未給出實現此目標的時間表。
俄羅斯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國和第二大原油出口國。但目前俄羅斯還未向中國出口天然氣,對中國的原油出口也只占中國原油進口量的5%左右,中國尤為渴望加強與俄羅斯的能源聯系。由于冷戰期間兩國關系一度緊張,中俄接壤的領土之間沒有重要的輸送管道,過境鐵路數量也比較有限。去年,俄羅斯通過鐵路向中國出口了770萬噸原油,而俄羅斯的承諾為1000萬噸。
在貿易和能源領域,中俄之間具有廣泛的合作前景。俄羅斯駐華大使拉佐夫日前表示:“考慮到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隨之擴大的能源需要,兩國在能源領域中包擴石油和天然氣方面的合作被擺在了首要位置。”他說,普京總統和胡錦濤主席將會就修建一條從西伯利亞通往中國的輸油管道問題進行商討。拉佐夫說,“我希望通過此次會晤,中俄兩國領導人能夠在能源合作方面達成新的共識。”
拉佐夫表示,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和俄羅斯國家管道運營公司已經就修建一條通往中國的石油分支管道進行了對話。目前兩國還正在對西伯利亞天然氣的聯合勘探項目進行研究,中國對這個計劃以及本國最大的經濟合作項目———連云港核電站建設都非常重視。
此外,普京總統還將為即將舉行的“俄羅斯年”揭幕。中俄兩國官員都表示,這項活動將包含涉及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等領域的200多個交流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