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棉花收獲的季節(jié)里,農八師石河子墾區(qū)大面積使用新研制成功的國產采棉機械。大大提高了棉花采摘效率,緩解了手工采摘棉花的所耗費的繁重人力。
今年,農八師石河子墾區(qū)種植了180萬畝棉花,籽棉總產今年將突破70萬噸,每年要從內地接納拾花工20萬人,僅支付拾花費用就達1.5億元以上。由于棉花收獲期相對集中,在拾花高峰期,各植棉團場都面對拾花勞力緊缺而無法及時采摘棉花的重壓。為緩解采棉壓力,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農八師石河子市的大力支持下,隸屬于中國貴州航空工業(yè)集團的平水機械公司與中國農業(yè)機械化科學研究院聯合科技攻關,歷時六年成功研制出平水牌大型自走式采棉機。
中國貴州航空工業(yè)集團重點民用產品經理杜錦航介紹,國產采棉機的主要性能指標,在采凈率和可靠性等方面都接近于和相當于進口機的水平,而它的價位卻只有進口機70%,它另外兩個優(yōu)勢和亮點是,第一個是它的社會服務和零部件供應都是進口機所無法比擬的。其次,它的設計是完全按照中國棉花種植模式和特點設計的,因此,它完全能夠替代進口產品。”
國產平水牌采棉機的研制成功,打破了國外產品在我國的壟斷地位,促進了新疆棉花產業(yè)的快速可持續(xù)發(fā)展,一畝地可減少棉花采收成本近200元。隨著棉花的機械采摘,職工種植棉花的效益也越來越好。147團棉花承包戶朱玉梅在使用后滿意的告訴記者:“采棉機對棉農確實有好處,往年用人工采,要用很多勞力,用上國產采棉機又省錢,又省勞力,挺實惠的。”
平水牌國產采棉機今年在石河子墾區(qū)大面積采摘的成功,標志著繁重的手工采摘棉花將逐步過度到機械化采棉。據了解,中國貴州航空工業(yè)集團,未來幾年的打算是,將以農八師石河子市的采棉機和棉花生產全能機械化項目為切入點,依托兵團面向全國,兼顧其它產品,令產品走出國門,把公司建設成為現代化的農業(yè)機械產業(yè)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