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年1-8月份化學原料藥行業經濟運行情況分析 |
|
2007-11-2 中國聚合物網 |
|
今年1~8月,全國化學原料藥工業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經濟效益增勢明顯,產銷保持快速增長,出口增幅出現反彈,但成本費用增幅有所提高,大型企業的盈利能力亟待提高。 ▲產銷保持快速增長,大型企業優勢不明顯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8月,全國化學原料藥工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984.83億元,同比增長26.01%,增幅列全部醫藥子行業的第四名;完成銷售產值941.61億元,同比增長25.14%,增幅列醫藥子行業第五位。 全國有化學原料藥企業1025家,其中大型企業22家,中型企業149家,小型企業854家。從累計實現的工業總產值看,小型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占全行業的36.01%,中型企業占34.89%,大型企業占29.09%。其中大型企業的優勢沒有體現。從銷售情況看,大型企業完成銷售產值275.43億元,占該行業銷售總產值的29.25%,同比增長20.48%;中型企業完成324.91億元,占34.51%,同比增長21.98%;小型企業完成341.27億元,占36.24%,同比增長32.54%。其中,大型企業的優勢同樣不明顯。 化學原料藥工業總產值十強省為山東、浙江、河北、江蘇、遼寧、河南、湖北、天津、上海、廣東,其中前三甲占了化學原料藥工業總產值的一半以上。山東、浙江、江蘇三省化學原料藥企業分別都在100家以上,然而在實現工業總產值排名中,江蘇省沒有進入前三。河北省原料藥生產態勢很好。 化學原料藥銷售產值前十強為山東、浙江、河北、江蘇、遼寧、河南、湖北、天津、上海、湖南,占全國化學原料藥銷售產值的84.00%。其中,銷售產值排名前三位的山東、浙江、河北三省共同創造了化學原料藥52.48%的銷售產值。銷售產值增幅居于前三位的是黑龍江、廣西、云南,增幅分別為167.46%、113.53%、70.97%。統計顯示,原料藥行業有向偏遠地區擴展的趨勢。 1~8月,全國化學原料藥產銷率為95.61%,高于整個醫藥工業平均水平,但是同比下降了0.67個百分點。 ▲出口增長低于行業平均水平,增幅出現反彈 我國是原料藥出口大國之一,1~8月,全國化學原料藥行業實現出口 交貨值228.86億元,同比增長15.20%,遠低于行業增幅的平均水平。我國化學原料藥行業從2004年開始,出口 交貨值增速呈逐年下降趨勢,今年8月增速有所抬頭,8月累計出口 交貨值占銷售總產值的24.30%,同比下降2.1個百分點。 原料藥出口主要集中在私人控股和國有控股企業,分別占出口 交貨總值的47.55%和31.07%。排在出口前三位的省份是浙江、河北和山東,三省實現的出口 交貨值占整個原料藥行業的59.99%,其中浙江省占到33.67%。廣西、湖南、重慶居出口 交貨值增幅的前三位。 ▲經濟效益增勢明顯,但215家企業仍然虧損 1~8月,全國化學原料藥實現利潤總額62.99億元,占醫藥工業利潤總額的17.65%,同比增長36.10%,低于全行業平均水平,增幅同比增長22.02個百分點,創歷史新高。 私人控股和國有控股企業分別創造了原料藥行業的47.73%和23.32%的利潤總額,其它依次為:外商控股企業為12.55%、集體控股企業為8.34%、港澳臺控股企業為8.07%;同比增長最快的是港澳臺商控股企業,同比增長98.48%。 從企業規模看,中型企業的利潤在全行業利潤總額的占比比較高,為41.19%,其次是小型企業占34.51%,大型企業占24.29%——“二八現象”沒有體現。 利潤總額前三強是浙江、山東和河北,其中河北省同比增長104.16%,山東省同比增長49.86%,浙江省同比增長21.35%,前三強省創造了整個原料藥行業53.44%的利潤總額。江蘇省則出現了利潤負增長。 1~8月,化學原料藥虧損企業數為215家,同比增加了10家企業。虧損面主要集中在小型企業,虧損占比達22.27%。所以,優勢互補,合理并購,做大做強仍是化學原料藥企業的目標。 ▲銷售費用和銷售成本增幅均有所提高 今年1~8月,全國化學原料藥累計銷售成本為765.36億元,同比增長23.35%,增幅同比增長了7.13個百分點;銷售費用累計38.94億元,同比增長14.04%,增幅同比增長了3.3個百分點。 1~8月,全國化學原料藥成本費用利潤率為7.15%。其中外商與港澳臺投資經濟的成本費用利潤率較高為9.61%。從企業規模看,中型企業成本費用利潤率為8.48%,小型企業為7.12%,大型企業為5.68%。 成本費用利潤率居于前三位的是云南、內蒙古和陜西,分別為22.37%、12.59%、12.42%。利潤總額居于前三位的浙江、山東、河北的成本費用利潤率分別為9.67%、5.96%、5.72%。 資產規模繼續擴大,我國港澳臺地區控股企業和外商控股企業資產報酬率較高。 1~8月,全國化學原料藥行業資產規模繼續擴大,資產總計達1570.27億元,同比增長8.83%,但擴大的速度有所減緩,增幅同比下降了3.78個百分點;總負債898.52億元,同比增長4.41%;資產負債率為57.22%。 化學原料藥資產中,國有經濟類型占23.36%,同比下降了0.91%;股份制經濟占較大比重,為45.36%,同比增長了8.76%;外資與港澳臺投資經濟增幅較大,占全行業總資產的16.86%。 從控股類型看,私人控股(占行業總資產41.60%)和國有控股(占行業總資產37.27%)企業是化學原料藥行業兩大主要企業類型,并且私人控股企業繼續保持擴大趨勢,同比增長了15.22%,但是國有控股類型企業在逐漸萎縮,同比下降了0.32%。外商和我國港澳臺地區控股類型企業在不斷擴大規模,增幅都遠高于平均水平。其他經濟類型企業的不斷擴大,給國有控股的原料藥企業,特別是歷史悠久的大規模國有企業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從企業規模看,化學原料藥行業小型企業增加比較多,資產同比增長了19.34%,大型企業同比增長了1.46%%,中型企業增長了9.96%。 但從占總資產比重看,大型企業資產占37.07%,小型企業只占到26.26%。我國原料藥行業數量多、規模小的格局仍然存在。 化學原料藥行業總資產報酬率為5.04%。其中,國有控股企業的資產報酬率最低,只有3.51%。報酬率比較高的是我國港澳臺地區控股企業和外商控股企業,分別為7.46%、6.39%。從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的資產報酬率不夠好,僅為3.68%,小型企業和中型企業的資產報酬率分別為6.06%、5.68%。 我國化學原料藥行業主要以私人控股和國有控股方式的股份制經濟類型為主,大型企業雖然資產占比比較大,但是無論從產值、銷售產值、利潤總額都沒有體現其優勢效應,成本費用利潤率和資產報酬率也處于很低水平。大型企業的盈利能力有待提高。 |
(責任編輯:藍劍) |
|
【查看評論】【大
中 小】【打印】【關閉】 |
|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
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
|
發表 對“
07年1-8月份化學原料藥行業經濟運行情況分析 ”的評論. 標 * 號的為必填項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