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一輪資源稅上調方案幾成定局 長期影響不大 |
|
2007-11-2 新華報業網-揚子晚報 |
|
昨天有消息稱,我國新一輪資源稅改革已經基本定型,新方案日前已經上報國務院,征收方式擬由“從量計征”改為“從價計征”。“方案近期或許將會出臺,但具體時間不好確定。”資源稅上調將對企業以及資源類上市公司產生何種影響?這種影響會不會波及到物價和股價?記者昨天就此進行了采訪。 課稅對象為開礦企業 省稅務部門專家告訴記者,資源稅是以國家礦產資源的開采和利用為對象所課征的稅。開征資源稅,旨在使自然資源條件優越的級差收入歸國家所有,排除因資源優劣造成企業利潤分配上的不合理狀況。中國資源稅目前的征稅范圍包括礦產品和鹽兩大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開采《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規定的礦產品或者生產鹽的單位和個人,為資源稅的納稅義務人,應繳納資源稅。目前我國資源稅征稅品目有原油、天然氣、煤炭、其他非金屬礦原礦、黑色礦原礦、有色金屬礦原礦和鹽等。 礦泉水列入征收范圍 據透露,此次新方案首先把原油、天然氣、煤炭等資源由現在的從量計征,提高到從價計征,同時把原來不征收資源稅的礦泉水等也列入資源稅征收范圍。 據了解,目前我國現行資源稅采取的是從量計征的方法,對課征對象分別以噸或立方米為單位,征收固定的稅額。而擬改革的從價計征,就是以產品金額為單位,乘以一定的稅率來計算稅額,此舉可以將稅收與資源市場價格直接掛鉤。而這已經不是國家拿資源稅開刀的第一步,早在今年夏天,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就曾聯合發出通知,8月1日起,調整鉛鋅礦石、銅礦石和鎢礦石產品資源稅適用稅額標準。這是1994年開征資源稅以來最大幅度的調整。 未必會造成物價上行 資源稅改革將提高資源產品價格,從而造成上游生產資料產品價格的上漲,因此市場一直擔心,此舉將對整體物價水平形成上行壓力。有人開玩笑說,如果做鍋子的鋁漲價了,鍋能不漲價么?而昨天記者就此采訪南京一些市民時,不少市民也表示擔憂。 相關分析人士認為,資源稅的改革不會影響有色金屬產品價格,不存在推高物價的可能。因為這部分產品我國企業都沒有定價權,完全是受國際市場的左右,稅收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資源稅率的上調只意味著增加企業成本,并不會改變供求關系,充其量可能會壓縮企業利潤空間。但能否轉嫁到產品價格上最終取決于供求關系。 對股價更多心理影響 昨天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不少股民對于此前宣布上調有關產品資源稅后,有色金屬股暴跌記憶猶新,很擔心如果此次資源稅大幅全面上調,對相關上市公司會造成“滅頂之災”。對此業內人士表示不必擔心。 有關分析人士認為,如果真的宣布資源稅改革方案,短期之內相關上市公司會有一定調整,投資者不宜介入。但長期來看,有色金屬以及相關資源類板塊長期向好形勢不改,基本面良好、有業績支持的個股可長期持有。 從上次調整看,7月18日受資源稅將上調消息的影響,云南銅業、江西銅業、銅都銅業、中金嶺南、馳宏鋅鍺、西部礦業等資源類公司的股票悉數下跌。但證券業人士認為這是股市對資源稅上調消息的反應有點“神經過敏”,其實上次資源稅上調對上市公司業績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以西部礦業為例:2006年該公司生產鋅精礦76635噸,鉛精礦60397噸,銅精礦25967噸,按照一級礦山來計繳交資源稅,即以標準鉛鋅每噸20元、銅每噸7元計算(76635×20+60397×20+25967×7=2922409元),攤到該公司每股收益上還不到2厘錢。 證券業人士就昨天此則消息分析表示,資源稅的征收短期內會對有色板塊構成利空,但這種利空可能更多是對股民心理層面上的影響,這些公司業績方面從長期來看應該影響不大。 此次調整力度將更大 事實上,此次資源稅上調的“撒手锏”已經轉換了模式,與以往調高稅率的舉措不同,此次調整擬把原油、天然氣、煤炭等資源由現在的從量計征,提高到從價計征。而相關資訊顯示,近五年里,倫敦期貨鋅的價格上漲了約5倍,鉛價上漲6倍多,銅價上漲了5倍多,國內各種有色金屬產品的價格也隨之飛漲,但“資源稅”總是裹足不前,在發揮稅收調節和環境保護方面確實顯得缺乏力度。我省稅務專家分析說,如果是從價計征,將徹底改變過去稅率與價格脫鉤的情況,使得征收方式更加合理,這也被有關專家稱為“向壟斷企業分紅的最佳模式”。 |
(責任編輯:藍劍) |
|
【查看評論】【大
中 小】【打印】【關閉】 |
|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
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
|
發表 對“
新一輪資源稅上調方案幾成定局 長期影響不大 ”的評論. 標 * 號的為必填項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