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坐落于長春玉米工業區核心位置的長春大成集團2 25萬噸玉米加工、100萬噸化工醇系列項目正式開工。這個玉米深加工產業龍頭項目的開工,拉開了中國玉米化工基地建設的大幕,也意味著完成了路網等基礎設施工程的長春玉米工業區進入了全新的快速發展階段。省市領導王珉、李申學、李述、崔杰、祝業精、錢萬成、李偉、李福春、黃文華出席了開工儀式。
副省長田學仁在講話中評價說:這是“大成”的又一杰作,長春玉米工業區將成為引領全省玉米深加工業急劇發展、快速發展、健康發展的玉米化工產業基地。“‘大成’的系列項目,是長春市利用資源和技術優勢,把農產品深加工業打造成千億元的產業集群,推動長春更好更快發展的重點工程、戰略工程。”長春市市長崔杰在講話中希望全市各部門按照優質、高效、快捷的原則,全力以赴為項目建設搞好服務。
隨著全球石油供需矛盾日益加劇,解決石油資源問題已成為很多國家經濟發展的重點。利用地球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生物資源發展生物質化工產業,向生物質要能源、資源和材料,是解決資源和能源的必由之路。全世界很多國家、許多研究機構都在投巨資,希望依靠科技進步在利用生物資源上,成功闖出一條新路。
在這條路上,“大成”,長春,吉林成了領跑者。“大成”經過幾年的不斷研究、創新,已獲得生物化工醇催化劑生產工藝技術、反應設備制造和化工醇生產工藝技術等幾十項國家專利。目前,生產收率已達97%,生產1噸化工醇只需要1噸淀粉,生產1噸化工醇只消耗玉米1 .42噸,消耗能源只有原設計水平的一半,玉米化工產品的成本只相當于石化產品的一半。讓玉米最大限度地增值,在“大成”實現了,這不僅為人類提供了新的化工產品,為中國纖維革命和化工進步提供了新型材料,更重要的是為世界利用生物資源替代石油資源開拓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成功之路。
早在3年前,“大成”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個年產2萬噸玉米化工醇工廠。一年后,“大成”年產20萬噸玉米化工醇工廠也正式投產。目前,這兩個項目運轉情況非常理想,產品有乙二醇、丙二醇、樹脂醇等,均屬生物、綠色新型產品,既具有石化產品的性能,可替代石化產品,又表現出石化產品所不具備的許多優良特性。
昨天開工的玉米深加工系列項目,是經國家發改委和環保總局批準建設的。項目總投資1 20億元,建設年加工玉米225萬噸,年生產玉米化工醇100萬噸、生物纖維聚酯100萬噸、生物樹脂100萬噸、谷氨酸20萬噸和副產品纖維飼料、玉米蛋白粉、玉米油、生物肥料等系列產品。項目建設周期為三年半,達產后年產值400億元,利稅1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