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有大量民資紛紛涌入生物柴油制造行業,杭州、嘉興、金華等地都有一批企業已投入裝備,并開始陸續投產。據悉,目前杭州已首次引進了原產于印度尼西亞、含油量很高的“生物柴油樹”麻風樹;杭州蕭山區所前鎮也與福建一家科技公司簽訂了一個年產5萬噸“地溝油生物柴油”的生產基地項目。
據《浙江日報》報道,在25日舉行的“浙江省生物能源與化工論壇”研討會上,專家們認為,浙江汽車有望在未來十多年內,大規模用上生物柴油。
專家介紹,“到去年為止,全球各地生產的生物柴油已達500萬噸,其中歐盟就占了400萬噸。預計兩年后,全球的生物柴油產量將提高到1600萬噸。”專家稱,未來的汽車將不再使用從石油中提煉的燃料了,由于石油的不能再生性讓生物柴油成為人類燃料的新寵。
目前,國內已經有數十家國資、民資、外資加速進入生物柴油制造行業。如由奧地利碧路公司投資興建的“中國南通碧路公司”總投資12億元,預計在今年完成后,將建成年加工油菜籽70萬噸、提煉柴油26.5萬噸的流水線。
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院長計建炳教授介紹,“目前,除了用地溝油做的生物柴油價格較低外,用其他植物油脂制作的生物柴油價格都還比較高,但我們已開始從兩方面解決這個問題。一是將制作生物柴油的植物油脂分層利用,如從菜油里先提取出價格昂貴的芥酸、亞麻酸等,再用剩余的物質做柴油,就降低了成本;二是通過轉基因技術等培養一些低等植物,如3天就繁殖一次的藻類,讓它變成含油量高的工程油藻。目前這兩種技術在美國和加拿大都已取得了顯著進展,我們也掌握了許多技術,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浙江汽車將大規模‘喝’上生物柴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