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為從源頭上解決我國最大的含油氣盆地——塔里木盆地的油氣勘探難題,中石化攜手中國地質科學院進行一項大型科研項目——《塔里木盆地及周緣的動態演化與油氣資源前景》。
塔里木盆地前景廣闊
“塔里木盆地的研究是一個有前景、有挑戰性的領域,中石化對此寄予厚望,要集中優勢力量,解決基礎問題,形成中國海相油氣的理論體系和技術體系,為中國海相油氣勘探提供強大支持。”中石化副總裁牟書令說。
據了解,56萬平方公里的塔里木盆地是我國最重要的油氣資源戰略接替基地之一。我國先后在塔北、塔中、巴楚、庫車等地獲得了油氣勘探的重大突破,發現了國內最大的海相砂巖大油田,特別是發現了我國最大的海相碳酸鹽巖大油田———塔河油田,開拓了我國海相油氣勘探新局面。目前,共發現36個油氣田,其中23個大中型油氣田合計探明石油儲量45.81億噸,探明天然氣儲量6719.05億立方米,預示了塔里木盆地具有廣闊的油氣勘探前景。
但是,地質專家公認塔里木盆地勘探難度大,是“一塊難啃的骨頭”。為此,必須弄清塔里木盆地基礎科學問題。為此,中石化計劃設立《塔里木盆地及周緣的動態演化與油氣資源前景》項目,針對制約塔里木盆地油氣勘探所涉及的重大、關鍵基礎地質問題,與中國地質科學院開展聯合研究。
據了解,該項目下設4個課題:塔里木盆地臺盆區古構造、古環境及動態演化,塔里木盆地油氣成藏、改造與富集規律,塔里木盆地深層地球物理探測與物性反演,塔里木盆地構造背景、盆—山動力學及含油氣前景。
攜手“智囊”找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涉及到地質學基礎科學問題,此次中石化特別與“地質智囊”———中國地質科學院聯手進行項目研究。
本稿由中國化工網www.chemnet.com.cn整理
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中石油規模達10億噸的河北冀東南堡油田的“大發現”。雖然地質學家已經根據理論推測該地域可能有豐富的石油儲備,但是一直以來受“油在深層”的既定觀點影響,導致中外勘探者始終無功而返。而“大發現”的轉折點,恰恰是“油在中淺層”的認識上的轉變。因此,新發現正需要新的理論分析去支撐。
“地質科學家與企業結合、與勘查實踐結合,解決國家亟須解決的重大問題,這不僅對企業發展,而且對中國能源安全、中國地質理論的發展都有重要意義。”“加強地質工作,實現找礦重大突破,靠什么?從根本上說,靠科技進步。”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李元說。
李元希望,科學家們按照項目的要求,出色完成任務,為中國海相油氣突破提出新的理論和勘探方向,為科技創新走出一條產學研相結合的新路子。
“相信這個科研項目的設立,將對這一地區的油氣勘探工作有重大推動。”對此,牟書令也表示,塔里木盆地是我國最大的含油氣盆地,勘探前景巨大。當前,它有許多懸而未決的重大地質科技問題,制約了油氣資源的進一步勘探開發,迫切需要地質專家指點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