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底,按照入世時的承諾,中國已經對外資全面開放國內成品油批發市場。而中國石油石化市場一塊重要拼圖——中國潤滑油受到的影響不言而喻。毫無疑問,外來石油石化公司在中國市場新一輪的布局即將掀開大幕。市場業內人士在年初時就曾預言,07年國內潤滑油市場的格局肯定會有重大改變。07年初,殼牌更是率先動作,收購統一潤滑油75%的股份,更是預示著今年的國內潤滑油市場不會平靜。
高端市場首選洋品牌
如今,大半年過去了,面對進口品牌的強勢,國產品牌的表現如何呢?一位成都大型4S店的高級維修師告訴記者,在潤滑油市場,國產品牌對抗進口品牌的產品側重有所不同,美孚、殼牌等品牌的潤滑油主要針對轎車市場,尤其在中高檔轎車市場占有相當大的市場份額,昆侖、長城等國產品牌主要暢銷產品為中低檔產品,如CD、SF、GL5等,針對車型主要是輕卡、摩托車和微型車!半m說國產品牌也有自己的高端產品,但銷量并不理想。在高端市場,9成客戶的首選肯定是洋品牌!
國產品牌只剩價格優勢
以曾經的銷量冠軍統一潤滑油為例,2003年統一潤滑油一鳴驚人之后,就熱推其高檔系列產品,還獲得了“保時捷”的全面認證,但如今,不用說保時捷等豪華車,雅閣、凱美瑞等中高檔轎車也不會選取統一潤滑油。一著名進口品牌的市場部經理向記者透露,“雖然說在市場銷售總量上,國產品牌潤滑油并不比進口品牌遜色多少,但是在中高檔轎車市場,美孚、埃索、嘉實多等品牌仍處于絕對的強勢地位,統一等國產品牌在這個細分市場沒有立足之地。由于在產品質量方面,統一等沒辦法和美孚、嘉實多等品牌相比;大型、進口汽車修理廠和高檔車4S店幾乎清一色使用進口品牌,使統一等品牌銷售渠道變得不完整;專業的賽車隊也全是采用的進口品牌,不屑使用統一品牌等原因,使統一只勝下低價優勢。理論上,統一的低價是可以獲取低端轎車消費市場青睞的,但是現實情況卻并不理想,它們曾經擁有的地盤正在一步步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