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預見,在‘十一五’期間全國的工業部門增加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仍將占42%,能耗強度高的鋼鐵、有色金屬等行業還將占更大的比重。”在近日舉行的第十屆科博會自主創新與高新企業發展國際論壇上,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孫曉康表示,下一步將加快資源節約和利用的標準化工作,并將推出一系列相關標準。
“我國已經初步建立了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標準體系。”孫曉康說,我國現有國家標準21410項,對應的行業標準33552項。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在完善標準化組織機構的同時,加大了標準制、修訂的工作力度。
據了解,目前,全國已建立多個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的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和分技術委員會,涉及電力、電子信息、電器、農業、石油、輕工、鋼鐵等行業,主要承擔對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標準的研究制定等,并承擔對標準的基礎解釋和咨詢服務。在節能領域,重點制定了用工產品的強制性標準,工業設備的標準,以及企業能源平衡、能源審計等標準140項。在節水領域制定了電力、鋼鐵、石油、輕工等7個領域標準40多項。在礦產資源綜合利用領域制定了礦種勘察標準。
去年4月份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會同14個部委發布了節約資源規劃,提出將用三年時間制、修訂標準960項,其中國家標準461項。“現在規劃中的國家標準項目正在制定的347項,占總數的75%,落實的情況還是很好的。”孫曉康說。
對于今后的工作,孫曉康表示,要落實2005~2007年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的標準規劃,制、修訂36項與循環經濟相關的國家標準。同時,將組織研究我國完善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工作標準體系的工作方案,提出2008~2010年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的計劃建議;推動企業能耗控制的標準化,制定重點能耗企業節能標準體系通則,以實現全過程的標準;推動各行業的標準建設工作。
他還表示,按照國家節能工作的重點,一系列的標準將隨之推出,包括鋼鐵、建材、有色、火力發電等主要行業的22項高耗能產品標準;燃氣、熱水器等11項能效制定標準;載貨汽車、載客汽車等幾項交通工具的運輸節能標準等。委員會還將會同環保總局加強行業污染物標準的制、修訂,完善國家環境質量標準體系,修訂地表及土地環境質量標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