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聚氨酯材料和生產方法的進步,以Baypreg F為基礎的聚氨酯纖維復合材料的性能已經有了進一步的提高。甚至可能實現表面的明顯變形。直角邊緣的區域也可以非常精確地制作出來。
勒沃庫森 –重量輕及彎曲強度大的相結合在汽車制造領域為聚氨酯纖維復合材料的突破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現今就有諸多實例:由德國拉斯塔特Intier Automotive Näher GmbH生產的新奔馳A、B和S型汽車,其車箱地板正是應用了這種材料。其它大量生產的還有如西班牙Grupo Desarrollo Empresarial S.L.U.公司生產的歐寶Meriva和歐寶Corsa,其承重地板支撐也是應用了聚氨酯纖維復合材料。在這三種成型產品中,它們的夾層結構即來自拜耳材料科技公司的Baypreg® F聚氨酯體系。拜耳材料科技聚氨酯復合物體專家Dirk Wegener博士說:“由于聚氨酯材料及生產方法的改進,這些聚氨酯纖維復合材料性能已經有了進一步改善的可能性。”
歐寶Vectra及高爾夫Plus車承重地板設計的基本工作 是由拜耳材料科技的聚氨酯加工研發團隊與HONSA共同完成的。這一工藝是可用于連續生產的立即可用工藝,其由拜耳材料科技的子公司Hennecke GmbH予以開發。而德國波恩附近的Sankt Augustin的聚氨酯加工設備制造商Hennecke GmbH,正以CompurTec為商標為其不斷優化的CSM(復合噴射成型)噴涂技術開拓市場。
制造由聚氨酯纖維復合材料制成的輕質夾層結構組件的流程為:輕型蜂窩狀層(如紙板)和兩邊兩層二元熱激活聚氨酯體系Baypreg®纖維外層組成,在大約130℃環境下進行直接壓模。這樣,制成的組件重量將略小于3千克/平方米,即與用傳統材料如木材或鋼板制成的相同組件相比,重量減少達60%。而這種夾層結構組件彎曲強度大,正是由于其外表層厚度僅0.4至0.6毫米,且用纖維加固。這種外表層的彈性系數大約是13,000 Mpa,因此,即使在承受重負載時組件也僅發生適度的變形。
拜耳材料科技的聚氨酯加工技術專家Hans-Guido Wirtz 解釋道:“我們的工作旨在改進關鍵部位如邊緣及支撐點的整體塑性和組件質量,以保證在不需要修整的情況下加工出有吸引力的產品。”為了達到此目的,在聚氨酯噴涂流程中,Baypreg® F的多元醇類配方得到了改進,并且玻璃纖維切割工具也在當地提供。“比如說,這些措施讓壁厚有了高達50毫米的變化范圍,也簡化了復雜三維立體組件的生產。甚至,可以讓圓形車頂能夠承受明顯的變形。即使在尖角區域也可以達到較高的加工精度。”Wegener總結說;并且他認為聚氨酯纖維復合材料非常具有發展潛力,未來會在汽車內飾中的應用會更加廣泛:“ 現在我們正在考慮這種材料的廣泛應用,如用于多維的且有特殊形狀的汽車地板、槽形小汽車的行李箱地板、座椅、后部有紋椅背及其貨車車廂儲存槽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