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7年7月1日起,我國對產銷、批發、零售滴灌管帶產品免征增值稅,旨在節約水資源,促進農業節水灌溉。業界認為,這為我國節水灌溉產品生產與銷售企業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必將推動節水器材產業蓬勃發展。
在農用節水器材中,塑料制品所占比例高達70%,而我國農用節水器材也以塑料制品為主。從1998年至今不到10年間,我國塑料節水器材生產企業已由最初的6家發展到現在的110多家,年產能由3萬多噸增至現在的100多萬噸,且已建成600個農業節水增產重點縣和1000多個節水灌溉示范項目,施行節水灌溉面積達1530多萬畝。
我國塑料節水器材市場前景十分廣闊。我國是世界水資源最為短缺的13個國家之一,特別是北方等地嚴重缺水已嚴重影響當地農業的豐收和可持續發展。而采用微滴管帶等塑料節水器材,用水量只有傳統大田漫灌用水量的1/8,還可精準施肥,可省肥30%~40%。因此,發展節水器材一直受到政府部門重視。在“十一五”規劃中,我國把大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列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重點工程之一。預計到2010年,全國節水灌溉面積將達3000萬畝,需要各類節水灌溉器材200多萬噸,其中微滴管帶等塑料節水器材需求將超過100萬噸。
但我國目前真正能生產高質量微滴管帶產品的只有新疆天業、新疆天利高新、甘肅亞盛等為數不多的企業,年產量不足30萬噸,遠遠不能滿足農業生產節水灌溉的需求。同時,整個塑料節水器材行業,也存在企業規模小、技術研發能力弱、產品質量參差不齊、配套能力弱、售后服務質量跟不上等問題,這正在影響我國節水灌溉技術的進步和推廣。因此,對于企業而言,需要增強技術攻關力量,調整產品結構,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配套施工能力及售后服務質量,才能充分借助免稅東風,分享農業節水器材這塊前景廣闊的“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