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商務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局長李玲今天在商務部網絡訪談中透露,截至7月底,今年已有16個國家和地區對我發起34起貿易救濟調查,涉案金額約為15.23億美元。其中反傾銷28起,反補貼4起,保障措施兩起。此外我國還遭遇了10起美國337調查。
今年1至7月,我國進出口貿易總值達11700多億美元,同比增長24%,貿易順差達到1300多億美元。但李玲指出,受整體外貿形勢及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影響,今年以來,我國的貿易摩擦形勢依然嚴峻。
她分析說,從涉案國別看,美國繼去年11月發起銅版紙反傾銷和反補貼合并調查后,今年7月份又對我出口標準鋼管、薄壁矩形鋼管、復合編織袋和非公路用輪胎發起反傾銷反補貼合并立案調查。加拿大上半年也對我發起兩起反傾銷反補貼合并再調查。此外,發展中國家對我發起的貿易救濟調查數量仍然較多,約占案件總數的60%。
從涉案產品看,被調查產品主要集中于五礦、輕工、機電等我國具有出口競爭力的產品。從案件類別看,我遭遇的反傾銷新發案件有所減少,而反補貼案件大幅增加,涉及知識產權的337調查案件數量明顯增多。
李玲表示,目前不少國家以產品質量、食品安全為借口,以偏概全、夸大事實,對我國出口商品采取措施,預計今后技術性貿易措施、衛生和植物衛生措施很可能成為影響我產品出口的主要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