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歷史悠長,在漢唐時期竹木漆器已是色澤豐富鮮艷,明清紅木家具的“生漆”和“金漆”涂裝水平很高,至今還在使用,成為寧波涂料的一道歷史“名菜”。但因各種原因,如產業鏈短,人才優勢不足,有限的資源整合不理想,又使寧波涂料發展緩慢,缺乏知名度。目前雖有阿克蘇諾貝爾粉末涂料、東升耐陽牌氟碳涂料等一批產品在國內具有較高知名度,但為數不多,相當一部分企業還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
寧波涂料還有發展空間嗎?答案應該是肯定的。長三角經濟發達地區的優勢,為寧波涂料提供了發展空間,只要改變觀念、走差異化發展之路,寧波涂料業必將快速起飛。
回顧寧波涂料的發展歷史,建國初期寧波對現代工業品需求基本依賴上海,談不上擁有自己的涂料。1957年,寧波溶劑、顏料等小作坊工廠合并(寧波造漆廠前身)生產低檔溶劑型涂料,才開始了現代涂料生產。1981年和1983年先后誕生首家建筑涂料企業——天虹涂料廠和首家粉末涂料廠,鄞州環氧粉末涂料廠,才使寧波在溶劑、粉末、建筑三大類涂料上有所發展。直至上世紀80年代初,寧波化工基礎還較薄弱,當時家庭木器仍用“生漆”、“金漆”和“飛虎漆”,工業防腐以瀝青類為主。
上世紀90年代后,寧波涂企從3家發展到100多家,產值也從1000多萬元增長到10億元以上,初步形成產業規模。經過“十五”發展,寧波涂企已超過150家,出現了銷售額上億元的企業。其中粉末與溶劑型涂企成長較快,使寧波涂料業近年增幅都在15%左右。區域經濟優勢為寧波涂料業提供多元化的屬地市場,家電、木器、化企維修保養、機械、海洋防腐等對涂料提出各種需求,市場潛力巨大,涂料與涂裝年市值至少在150億元且呈明顯增勢。
目前寧波涂料業不足的一面是,大市場與小涂料矛盾還較突出。寧波大石化已成為地方支柱產業,但精細化工比較薄弱,涂企總體在市場中處于“吃不了、吃低檔、吃不好”的窘境。面對國內知名涂企進軍寧波市場,寧波涂企面臨著“洗牌出局”的局面。
寧波涂料業界目前已認識到,做精做細做特,與當地合作伙伴形成良性互動的戰略合作關系,是寧波涂料業發展的關鍵。部分涂企在條件、時間、地域等方面均處于相對優勢,卻原地踏步“長不高”,主要是觀念未能跟上經濟發展,差異化發展已是必然趨勢。寧波涂料業50%以上是同質化生產,只在低層次運作中生存。涂企必須在產品、經營、服務、合作、標準、管理、工藝等差異化方面形成特色與優勢,其生存發展才有保障。寧波市場既為涂企提供需求,也提供資源,重視內外資源整合,寧波涂料業才可較快形成規模,具備競爭力。
近兩年來寧波已出現一些潛力型、創新型涂企,寧波涂料業發展有望突破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