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山東泉興礦業集團有限公司等完成的分子并合生物液體燃料產業化工程項目,上周通過了山東省科技廳組織的成果鑒定。專家認為,該技術借助特種添加劑,將生物燃料生產中傳統的物理調配過程改為化學反應過程,增加了產品中的醇類配比,提高了燃料的熱值和動力性。
據介紹,由山東泉興礦業集團有限公司、天津市海文工業工程研究所和天津市世歆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等共同開發成功的分子并合生物液體燃料,包括汽油、柴油及其它燃料油。不以糧食為原料、在理論、工藝及設備等方面均有所創新的生物液體燃料產業化工程技術,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在國內外處于領先地位。
鑒定專家認為,該項目充分利用分子并合(在發動機內進行化學反應)的新理念,控制生物液體燃料組分的轉化、燃燒以及高分子添加物的相分離,達到了提高生物液體燃料使用性能的目的;研究出特種添加劑,使油脂能夠直接在內燃機內燃燒,節省投資,減少“三廢”排放;成功開發出用于生物汽油和柴油的過氧化物引發劑、高分子潤滑劑、橡膠保護劑、有機防腐劑和冷起動劑等添加劑,顯著提高了生物汽油和生物柴油的性能。試驗證明,新型生物汽油和生物柴油的使用性能,與國標汽油和柴油相當,符合國家有關排放標準。
據介紹,以分子并合生物汽油為例,主要以桐籽油、棕櫚油等植物油和甲醇為原料生產的這種新型燃料,在不改變汽車內燃機結構、不附加任何輔助裝置的前提下,醇類含量可以達到90%。它解決了含醇燃料存在的腐蝕、潤滑、冷車起動、防老劑浸出,以及燃值過低等技術難題。在萬噸級裝置上,泉興礦業集團成功制造出主要指標優于國標和歐美標準的生物燃油。
泉興礦業集團目前已經建設了萬噸級和15萬噸級產業化裝置,并決定在棗莊市薛城工業開發區建設100萬噸級分子并合生物液體燃料工業生產裝置。其中年產1.5萬噸生物柴油裝置已經投產,年產15萬噸的裝置年底投產,年產100萬噸生物燃料項目已經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