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渤海經濟圈,指以遼東半島、膠東半島、京、津、冀為主的環渤海經濟帶,同時延伸輻射到山西、遼寧、山東及內蒙古中東部。環渤海地區是我國北方經濟最活躍的地區,近年來,隨著天津濱海新區地位的確立,環渤海經濟圈的“龍頭”基本形成。有資料表明,2007年濱海新區進入“全面提速年”。繼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經濟圈之后,環渤海經濟圈正加速崛起。
從涂料工業的發展來看,目前世界涂料行業已經進入成熟期,發達國家市場已趨飽和。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尤其是像中國這樣經濟快速增長的國家和地區,由于其巨大的市場潛力,成為國際大型涂料巨頭爭奪的焦點。
中國涂料行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形成了建筑、汽車、防腐涂料等多個專用涂料基地,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而環渤海地區作為我國三大涂料工業基地之一,不但擁有眾多的涂料生產企業,也蘊藏著巨大的建筑涂料與工業涂料市場潛力。
不論是京、津、唐區域經濟合作,天津濱海新區的建設,還是北京奧運建設,及至古建修繕、汽車工業、船舶防腐等領域,都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空間。
環渤海商機無限
1.“奧運經濟”為環渤海注入發展動力環渤海區域涂料行業需求巨大,2008年奧運工程、西部大開發、中部經濟崛起、國家房改政策、康居工程、舊城改造工程等等都將成為涂料業表演的重頭戲。專家分析,北京奧運會從籌備到舉辦期間,對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拉動每年在0.3%左右,而這一地區無疑將首先受益。據了解,在奧運會籌備期間,僅北京就計劃投入2000億元用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如果有較完善的戰略規劃,注重投入產出比及經濟發展的橫向縱向聯系,奧運會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后續影響將會持續10—15年。
2.外商投資為環渤海經濟圈帶來新活力目前全球80多家跨國公司在華設立研發機構,據了解,這些跨國公司的中國分公司總部或者辦事處有40%以上在北京、天津地區。目前,天津擁有外商投資企業1萬余家,其中,全球500強企業中在天津設廠的有200余家,大連的外商投資企業,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在全國都名列前茅。十多年來,外商投資帶來的先進的管理、技術、營銷方式,都在刺激老工業基地發展,國內的企業在改擴建廠房、更新設備、產品研發等方面都加大了力度,并形成了新興制造業。
外企獨大,家門口“蛋糕”不易吃
1.市場快速發展在國家相關政策的引導和市場需求的拉動下,建筑裝飾裝修行業進入新的發展時期,涂料作為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產量連年增加。據悉,國內目前建筑裝飾費用已占工程造價的30%-40%,較高級的建筑裝飾已占工程造價的50%。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舉辦和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的召開,多項奧運場館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建設以及住宅建設的廣泛興起,將促使中國建筑裝飾裝修行業進入發展的黃金期,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2.外資獨大,民企發力我國未來涂料企業發展總趨勢為:外資(合資)企業的市場份額將繼續擴大,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將在有限的份額內爭奪市場空間。
國外大公司對于中國涂料市場的主攻目標是中高端消費者,他們提供的是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檔產品,如立邦、多樂士、來威等。目前國際排名前十位的涂料企業均已進駐我國建筑涂料市場,并開始實施進一步的擴建計劃,加大在華投資,提高競爭力。
據悉,杜邦公司現正在中國實施多個與涂料相關的項目,其去年完成了對北京杜邦紅獅合資公司的收購;此外,PPG公司今年2月份已完成在天津電器涂料及液體涂料廠的擴能項目。可以看出,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國外涂料公司已滲透到中國涂料市場的各個角落,而且是愈演愈烈,這對我國民族涂料工業是一個異常嚴峻的挑戰。國內涂料企業要從戰略的高度從長計議,環渤海涂料企業要因地制宜,做出精細化的特色產品,方能立足和發展。要優化經濟結構,實現集約型經營,必須從組織上、體制上著手,打破條件分割的格局,以資本為紐帶,組建一批原料、產品銷售等方式為一體的跨地區、跨部門,以至跨國的大公司。
要做到這樣,涂企目前應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產品發展,重點放在研發上面,優化企業經濟結構,加大新產品的研發投入,不斷改善產品質量,減小與國外企業的差距,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另一方面是營銷發展,強化服務意識,全方位的提高品牌形象,爭取把售前和售后服務做到細微之處,從小的地方入手,也能取得大的成就。
發展優質高效產品才有希望
這些年來,涂料業發展迅速,加之高科技的應用,新的品種不斷地被開發出來,工藝上早已打破以往以抹涂為主的傳統工藝,出現了以噴涂為主,滾涂,以及多種做法的復合工藝。從整個涂料的發展來看,它顯現以下幾種走向特點
1.水性化由于溶劑型涂料對環境和人類健康危害都很大,因此,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發展水性建筑涂料,并制訂有關法規,嚴格限制建筑涂料中VOC(有機揮發物質)的含量,使用溶劑型建筑涂料的比例越來越小,取而代之的是水性建筑涂料。由于水性建筑涂料具有技術先進、工藝簡潔、低能耗、低排放、安全無毒等優點,建筑涂料水性化就成了未來建筑涂料發展的必然方向,有著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
2.粉末化近年,粉末涂料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重視。因為粉末涂料完全不用溶劑,是一種既節省資源而又無毒無污染的建筑涂料新品種,歐美等國家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發展生產,并一直處于領先地位,產量已占有機涂料的20%,而且呈持續增長的勢頭。
3.高檔化丙烯酸類樹脂涂料和聚氨酯涂料作為中高檔次的建筑涂料在經濟發達的美國、歐洲及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大量使用,亞太地區近年來經濟發展迅速,這兩類涂料也占領了主要市場。
隨著現代高層建筑的興起,對建筑涂料的耐候性要求越來越高,高耐候性涂料、樹脂的研究開發成為當今世界尤其是發達國家涂料研究的活躍領域。目前,最活躍的領域是含氟樹脂和有機硅改性樹脂的研究。其中,有機硅改性丙烯酸樹脂涂料的研究由于其耐候性可以與含氟樹脂涂料相媲美,耐污染性優于含氟樹脂涂料,成本只有含氟樹脂涂料的三分之一,將是今后超耐候性涂料的重要方向。
4.功能化隨著各種建筑特別是高層建筑的大量出現,功能性建筑涂料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重視。尤其是外墻涂料除了對建筑物具有保護和裝飾作用外,還應有其他特殊功能,如涂料的防水防滲功能、高耐污功能、防霉、殺菌、抗靜電、保溫隔熱、防火阻燃、隔聲等功能。
在今后幾年內,環渤海涂料市場必然會有較大規模的整合重組,技術、裝備落后、環保安全設施較差的企業將會被淘汰,市場也將趨向規范。而在資本、技術、質量性能、裝備、環保和安全等方面占絕對優勢的跨國涂料公司以及國內的優秀民營、國營企業,在中國涂料市場的發展將愈來愈好。隨著競爭的加劇,涂料市場份額的分配也隨之發生根本變化。
人力資源管理是軟肋
我國涂料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很多問題,如企業規模偏小、涂料市場上知名的民族品牌寥寥、科研投入不足、科研后勁和前瞻性不夠、人力資源管理混亂等等。這些問題制約著我國涂料企業做大做強。
1.外企對人才的管理今年7月6日,拜耳——北大光華高級人才儲備計劃在北大未名湖畔光華管理學院內正式啟動。此計劃是國內第一個由企業贊助推出的精英人才儲備項目,并從今年7月份正式開始實施,歷時兩年。
據悉,這個人才儲備計劃以光華管理學院本年度錄取的全日制MBA新生為對象,通過初選和復審,最終確定2名學生,由拜耳集團贊助其學習期間的所有學費。其中第一學年在光華管理學院進行,第二學年的課程將在法國最知名的管理學院之一——“高等經濟商業學院”(ESSEC)進行,順利通過考試的學生將最終獲得北大和ESSEC頒發的MBA雙學位,并獲得拜耳集團的工作合約。除了贊助其學費,此計劃的系統性和長期性還體現在兩年的學習期間,拜耳集團涂料業務部將為兩名學生度身定制詳盡的國內外培訓計劃,并將分別于拜耳在中國和歐洲的分支機構進行。這樣的安排將有助于學生們在學習期間就開始對拜耳集團及其業務運作有所了解,為將來其在集團中的長期發展打好基礎。同時拜耳集團也將利用此機會更多的了解學生,打造適合其發展的培訓計劃。
在此項目的基礎上,拜耳和北大光華的合作計劃還包括更深入和頻繁的學術交流。拜耳集團將派遣高級別管理人員為光華管理學院的同學做演講,讓他們有機會了解商海中的實務操作和作為一個未來管理者的真實生活。光華管理學院也將組織資深教授為拜耳員工及重點客戶舉辦講座,為其提供更好的理論結合實際的學習機會。同時拜耳將為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建立實習基地,提供項目咨詢的實習機會。雙方都希望通過一系列合作來培養中國未來的高端管理人才。
作為具有前瞻性的跨國企業,拜耳為更好地拓展中國市場,不惜與國內大學聯合,用兩年的時間來培養一名具有國際水準的管理人才,這種高級管理職位的本地化策略顯示了拜耳集團對人才的重視和培養。而羅門哈斯學院也積極推動涂料行業人才的培養,據悉,其在廣州的培訓學院自去年以來,為全國各涂料企業培養了數百名人才。
2.建立行業人才培訓機制回顧中國涂料企業的人員流動及變化,我們不難發現:中國涂料企業在人才培養方面所做的工作還十分不夠。涂料企業應加強人力資源培訓,建立人力資源新機制。
專業的涂料技術、生產、經營人員是企業發展的資本。企業只看到支付員工有限勞動報酬及支出的企業成本或費用,而漠視或隱藏員工創造的價值、給企業帶來的效益,這只會造成企業人才流失,是不可取的。而一味靠挖其他企業墻角來補充人才的企業,也將付出更多的勞動力成本。一旦新人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更加得不償失。加強行業的人才培訓,建立一個可持續發展的人才培訓機制,是企業刻不容緩的任務。
人才成就企業,企業造就人才。隨著行業的發展,體制的創新,涂料的企業應更具有吸引人才的魅力,涂料業的發展成果也應當讓其從業人員感到自豪。《中國涂料》的老主編朱傳桀說:振興涂料工業最終還要靠人,靠一批不務虛名、不圖安逸、懂管理、懂市場、懂技術的有志高才,只有他們才會給我們帶來一個嶄新的涂料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