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大連市率先實現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關鍵之年。仿佛在履行同一個約定,2007年的夏天,我市石化企業承擔的重點工程項目都進入了最后的決戰期。
望著工地上塔罐林立、管線縱橫的一派繁忙,大連石化公司相關負責人毫不掩飾心中的自豪:“大石化千萬噸級擴能改造工程在明年就要全部結束了,這不僅意味著產能的大幅度提升,更意味著我們這一代大石化人將親手結束不能加工含硫原油的歷史,形成年加工1600萬噸含硫原油的生產能力,F在在國際市場上,買一桶含硫、高硫原油可以少掏10美元,用相對便宜的原油照樣可以加工高品質汽油、柴油。明年,我們將向北京奧運會提供優質汽油。”
同樣的繁忙也出現在大孤山和松木島,那里是大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展開整體搬遷調整改造宏麗畫卷的地方。在大孤山基地,曾打響集團公司搬遷改造第一槍的甲醇項目已進入了“精細”施工階段,施工技術人員以高度的責任心仔細進行著工藝配管施工和電氣儀表安裝;即將填補大連石化產業鏈中下游空白的逸盛·大化精對苯二甲酸項目、福佳·大化對二甲苯項目也有序進展。而隨著合成氨生產工藝“心臟”部位大型塔罐的吊裝就位,電站項目設備安裝的加緊施工,大化公司更有理由相信,作為老廠區搬遷項目的承接區,松木島將續寫“工聯”牌純堿、“大地”牌農業氯化銨等企業傳統主打“中國名牌”產品的輝煌。
“進展順利的還有國家石油儲備基地和西太平洋石化150萬噸/年加氫裂化項目,就拿國家石油儲備基地來說,30個原油儲備罐已基本建設完成了14個,正在進行試水試油試驗!碧崞疬@些重點工程項目,市發改委工業經濟發展處副處長曹傳貞也同樣難掩興奮。他告訴記者,大連已在繼續鞏固作為國家重大石油煉化基地行業優勢地位的基礎上,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布局調整,走上了新型化、集約化、大型化和系列化的發展道路,開始營造多元化的石化產業集群。照現在的勢頭,經過10年左右的時間,我市將成為具有世界水平的我國最大的煉油基地和石化產品深加工基地,東北亞地區的油品轉運中心。
產品結構調整———“頭”強“身”壯“尾”飄逸
石化產業對大連的重要性怎樣形容都不為過。近幾年,石化產業的規模、效益在我市工業經濟中連續攀高,2006年,全市規模以上石油化學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088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31.4%,同比增長29.8%;實現工業增加值216.9億元,增長22.5%,完成投資107.5億元。全市產值超過億元的10多家石油和化工企業更是“能量”了得,合計產值915.35億元,占全行業的84.1%,成為大連市經濟持續、快速、穩步發展的重要支撐,特別是“大石化”和“西太平洋”兩大煉化企業的快速增長,有力地支撐了全市整體工業的增長,兩大煉廠去年加工原油2156.9萬噸,實現產值842億元。
石化產業不僅是我市的支柱產業,也是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支柱產業之一,在東北經濟格局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東北石化基地的發展事關東北振興戰略的格局,事關未來東北地區在東北亞經濟圈中的地位、作用和產業鏈分工;我市發展、振興石化產業的任務更是緊迫而艱巨,這事關我們能否在東北全面振興過程中擔當起創新業、打頭陣的巨大責任。
黃海之濱,渤海沿岸,大連的石化產業如一條身姿矯健的巨龍!褒堫^”更強壯了:我市正努力提高煉油裝置水平和質量,把油頭做大做強,到明年,我市的原油加工能力就可達到3000萬噸,與此同時,汽油、柴油等主要成品油質量平均達到歐洲三檔質量標準,部分產品可達到四檔優質標準,產品質量和成本都具備了較強的國際競爭力。
“龍身”更健碩了:通過拓“瓶頸”和填平補齊,拉長產業鏈條,充實化身,從而增進原料生產與后續加工的協調性,重點發展以乙烯為龍頭,以聚乙烯、聚丙烯為拳頭產品的大型聚烯烴化工,并以芳烴來豐富下游產品,將產品做深做細,提高附加值,提高煉油化工一體化和資源優化配置。
“龍尾”更加飄逸:路明、振邦、三科……這些高新技術企業的名字大家并不陌生,它們的發展壯大離不開油頭和化身,它們以高新技術提高著石化工業的精細化工率,在海洋化工、煤化工、生物化工、特種高分子材料等領域將開發出越來越多的高附加值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也會越發如魚得水……
產業布局調整———搬遷改造向集群式發展
過去,我市約400家石油化工企業大多是零散地分布于城市周邊。也仿佛是履行同一個約定,許多企業已開始搬遷改造或二次搬遷。大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基地將徹底告別甘井子,在即將離開這塊相伴了70多年的土地時,大化人惦記更多的是自己身上的責任:有計劃地安排老廠區的生產系統逐步停車,進行無害化處理后進行拆遷,為這個城市留下安全與安定。而廣為人們熟悉的后鹽化工區也將逐漸留在歷史的記憶中。“化工企業的搬遷不僅是滿足城市的發展需要,更是石化產業自身的發展需要使然!辈軅髫戇@樣解釋道。
“生產裝置互聯、上下游產品互供、工業管網互通、集約化生產”,是現代化工產業的發展模式。按照這樣的發展模式,我市加大了產業布局調整和集群式發展的步伐。為了推動石化產業集群,我市在石化產業規劃與建設重點上確定了5大工業園區:依托“大石化”優越的基礎設施和配套條件,在甜水套地區規劃建設煉油后續加工產品的石化工業園區,實現與“大石化”的產品鏈對接;在開發區“西太平洋”周邊地區設立大孤山海青島石化工業區,主要發展石化后續產業;規劃雙島灣石化產業園區,以化定油,油化一體,建設具有國際水平的大型石化基地;建設瓦房店松木島大型化工園區,實現產業的集聚效應,隨著大化集團老產品搬遷至松木島,染化集團、瑞澤農藥、松遼化工、綠源新化學、振邦氟涂料等企業及后續發展的產品將進入松木島或在該區建設新裝置;利用長興島臨港工業區的臨港和區位優勢,規劃建設以高新技術、高附加值、高功能化產品和深加工為特征的現代化精細化工園區。
打造“循環經濟產業鏈”———青山秀水發展石化產業
許多人對大連發展石化產業心存疑慮:大連的青山秀水國內外知名,日益發展的石化產業,會不會給環境造成負面影響?
如果理解了大連石化產業的發展藍圖,如果親身體驗到項目建設者們一絲不茍的踐行,這樣的疑慮將會煙消云散。曹傳貞告訴記者,在拉長石化產業鏈的同時,也在打造一條更重要的產業鏈,那就是循環經濟產業鏈。集群式發展不是簡單的“扎堆兒”,而是按照石油化工、精細化工和海洋化工等行業的特點,實現工藝物流合理、互相銜接配套,減低原料使用量,共享公用工程和輔助設施,集中進行環保治理,一句話,就是最大限度地實現節能減排。
走進大孤山基地,可以感到建設者們盡心全力在產業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創造著和諧。按照傳統經濟思路,以往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含硫污水及粉煤灰等廢氣、廢水、廢渣都被直接排掉或扔掉。但在大化今后的生產中,它們統統變廢為寶。二氧化碳可制成液體二氧化碳和干冰;含硫污水被送到西太平洋公司制成硫磺;甲醇、芳烴等項目產生的工業污水經過預處理后,送至市政污水處理廠制成中水回用,作為循環水站的補充水;粉煤灰等廢渣也將成為生產水泥的好原料。此外,西太平洋公司生產的石腦油可作為芳烴項目的原料,芳烴生產產生的氫氣將回送給西太平洋公司作原料。同時,甲醇項目也有部分產品供給相臨的西太平洋公司、齊化公司及北良石化公司作生產原料。甲醇空分裝置副產品氮氣等氣體可供給芳烴、對苯二甲酸、齊化等區域內其他企業。在松木島,循環經濟的理念也從各個生產細節上得以體現,過去大化生產純堿的工業用鹽要從瓦房店調運,現在不用了,可以就地取材,節省出來的運力、燃料算出來能嚇人一跳。
上項目,要先上環保項目,這是大石化一直貫徹的堅定理念,煉化含硫油的確節省成本,但不能省了成本,貽害子孫。在大石化,硫磺回收的環保裝置是最先上馬、最先投產的……
此外,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企業也在產品結構和產業布局的調整過程中被徹底地淘汰掉了。最大限度地減少能源和原材料耗費,實現產業發展與社會、環境和諧發展,實現石化產業和環境保護的雙贏,這是大連石化產業基地在振興、騰飛藍圖中永遠不變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