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命門”被卡、無油可賣、批零倒掛,導致大批企業被收購或倒閉,多年來一直在中石油、中石化這兩大巨頭陰影下艱難求生的民營油企,終于決定拿起《反壟斷法》這一武器維護自身權益。昨天從中國商業聯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證實,多家民營油企正醞釀對兩大石油巨頭提起“反壟斷”訴訟。
據了解,針對石油價格的這一反壟斷調查申請,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司已予以受理。
200多家民營油企抱團疾呼
在中國商業聯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的組織下,200多家民營油企在前天舉行的“2008中國石油流通論壇”上發出了集體吼聲。據了解,這些民營油企都有意在近期通過不同渠道,向國家有關部門反映兩大巨頭涉嫌違反《反壟斷法》的情況。一位與會人士聲稱,“這200多家企業來自山東、河南、內蒙古、河北、浙江等地,他們的態度代表了整個國內民營油企的呼聲,同時也對《反壟斷法》抱有很大期望。如果向有關部門反映效果不大,就只好通過訴訟解決。”“由于體制障礙存在不公平,民營油企無油可賣、油價批零倒掛的現象存在已久,很多企業無奈被收購,有些被迫關門歇業,留下的多數慘淡經營。眾多的成品油批發企業,也因沒有油源早早關門,幾億資產閑置給國家資源造成巨大的浪費。”作為組織方的中國商業聯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會長趙友山在會上大聲疾呼,需要建立一個長效機制,“使民營石油流通企業與國有石油企業共同承擔起維護國家石油安全的重任和社會穩定的責任”。
行業協會期待打破行業壟斷
來自中國商業聯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的2008年初步調查數據顯示:全國石油民營批發企業663家,關門、倒閉了三分之二,加油站45064座,倒閉了三分之一,虧損的有1萬多家。
中國商業聯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會長趙友山在業內有著“民營油企代言人”之稱,曾經號召100多家民營油企向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參事任玉嶺反映民營油企的困境,從而促成了38名政協委員聯名提案,請求“非公經濟36條”能夠真正得以落實,以幫助民營油企解決現實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