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醫藥化工業巨頭拜耳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委員會主席沃納•溫寧近日在德國勒沃庫森舉辦的“2008拜耳創新展望”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拜耳旗下在中國的企業經濟增速仍然保持在10%,拜耳將繼續加大對中國的投入,并計劃未來在中國尋求在研發領域的更大發展。
從拜耳(中國)有限公司進一步了解到,在全球金融與經濟危機的大環境下,拜耳集團選擇了進一步拓展其研發活動,包括在中國成立研發組織。
據介紹,目前,拜耳在上海設有上海聚合物科技研發中心,主要針對聚碳酸酯、聚氨酯、涂料、粘合劑已以及特殊化學品進行研發。主要目標就是通過積極探索新材料的開發,為行業樹立服務新標桿,并且將這些材料應用于創新領域,滿足中國乃至亞太市場的需要。未來,拜耳還將在中國積極發展其它業務領域的研發活動,成立更多的研發組織。
“目前的任務是設定一條正確的道路。只有通過創新,我們的公司才可以實現增長,而這正是確保公司持續成功的關鍵所在。”據沃納•溫寧透露,2007年,拜耳就774項發明提交了專利申請,公司約40%的銷售額源于專利產品與工藝。
拜耳集團用于研發的投資預算在逐年增長,2007年為26億歐元、2008年28億歐元。沃納•溫寧表示在2008到2012年間,拜耳集團還將計劃投資34億歐元專門用于作物科學的研發工作。
“不斷膨脹的世界人口規模以及日益加劇的資源短缺問題,必將使人們對食品與衛生保健的需求進一步加大。”拜耳股份有限公司負責創新、技術與環境的董事會成員普利思博士表示,拜耳先靈醫藥目前已躋身全球十大領先生物制劑公司之列,拜耳集團計劃于2008年到2012年之間將10種全新的作物保護活性成分投放市場,最高總計銷售潛力逾10億歐元。
此外,拜耳作物科學也是其由創新實現增長的強大后盾。比如,拜耳最新研制的殺蟲劑能夠自上而下分布于作物全身,并延伸至難以觸及的其他區域,從而在保護有益生物體的同時起到系統性且持久的防害蟲效果。目前這一項目已經得到美國和加拿大監管部門的批準,并預計在70多個國家進行分銷。
數據顯示,2008年前三個季度拜耳幣值調整后銷售增長達到同比44%,這些產品占到拜耳作物科學農用化學品銷售額的30%左右,這一主推項目的20億歐元銷售目標可于2009年年底實現。
沃納•溫寧說,考慮到即將來臨的氣候變化,作物生物技術將扮演一個更為重要的角色。未來,拜耳集團在作物科學這一領域的研究還將更加集中于提高產量以及使作物更具應力耐受性等目標。
據悉,中國是拜耳在亞洲的第二大單一市場,銷售額約占該地區銷售總額的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