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正在舉行的廣州市科技活動周的科技創新作品展覽中,一款由廣州小學生發明的地震搜救機器人格外引人注目,它是越秀區農林下路小學3名小學生的智慧結晶。
發明者之一、五年級小學生許巖松介紹說,“5·12”汶川地震發生后,大家從電視畫面和報紙上能看到,災區的地面都已變得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在這種情況下,救援人員的行動受到了很大的阻礙。這款搜救機器人能克服這種困難,“我們的機器人是用履帶代步的,它能跨越高低不平的地面,越野性能好”。
許巖松還說:“為了讓它行動更靈活,我們還把它分成了兩截,前面一截主要負責搜救,后面一截主要負責爬坡。”
據介紹,這款機器人完全用電腦操作,機器人頭上安裝的無線攝像頭能通過紅外線看到前方的東西,再將圖像傳輸到電腦中,救援人員不必不親臨現場,坐在電腦前就可以執行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