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盛頓消息,來自Konstanz大學的研究學者們開發了一種制造超薄薄膜的新工藝,這種工藝對于科學家和工程師們來說具有深遠意義。
來自Konstanz大學由Stefan Mecking領導的研究小組開發了一種制備極薄薄層的新工藝。
根據SpecialChem的了解,他們通過單獨的預處理納米晶結構單元制備薄膜。
傳統的制備超薄薄膜(厚度小于0.1μm)的工藝是將聚合物溶解于有機溶劑中形成稀溶液,并涂覆于表面。
為了在一開始即破壞固體聚合物晶體結構使其溶解于溶液中,工藝往往是在高溫下進行。規整晶體層僅當溶劑被除去或冷卻后才會形成。
在新工藝中,研究學者們采用了聚乙烯(PE),這是一種具有簡單的化學結構并且在從薄膜和包裝材料到技術部件等領域均有廣泛應用的聚合物。
PE無毒并且對環境友好-但是非常難以生成超薄薄膜。
利用鎳絡合物作為催化劑對乙烯進行聚合反應得到結晶聚合物粒子的液相懸浮液。
這些是單獨的,分離的單晶,并且它含有厚約為25x6 nm的晶體薄層,周圍有厚約1 nm的無定形(非晶相)層。
在聚合物晶體的表面常常有無定形相的存在。此液相懸浮液滴被滴在玻璃片上并每分鐘旋轉2000轉(旋轉涂覆)。
過量的液體被旋轉除去,留下了均一的厚度約為50 nm的極薄薄膜。
盡管無定形相僅占據了粒子體積的一小部分,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卻很強,這也使單獨的粒子牢固地存在于薄膜中
此研究被發表于期刊《德國應用化學》,科學家們通過單獨的預處理納米晶結構單元制備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