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外經貿廳日前召開該省應對歐盟REACH法規電視電話會議,山東省外經貿廳副廳長張霖透露,該法規也是目前為止遇到的最為復雜、影響面最廣的技術壁壘。該省有4000多家化工類或與化工相關產品出口企業將受法規影響,占到全國五分之一,出口額近60億美元。
REACH是歐盟規章《化學品注冊、評估、許可和限制》的簡稱,企業預注冊時間為今年六月一日至十一月三十日,REACH法規規定了嚴格的監測標準和高昂的檢測費用,并且這些費用全部由企業承擔。據歐盟估算,注冊費用為一萬多歐元,每一種化學物質的基本監測費用約8.5萬歐元,每一種新物質的檢測費用約57萬歐元。張霖指出,在該法規下約三萬種化學物質需要注冊,影響幾乎包括所有化學品和其下游(紡織、輕工、制藥、汽車等)產品,對該省十余類數千種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將遭受嚴重的障礙。
張霖表示,從今年十二月一日開始,為參加預注冊的企業將不能出口到歐盟市場,而為應對歐盟REACH法規影響,此次會議邀請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專家詳細解讀該法規主要內容、行業影響、應對建議。山東省外經貿廳建議企業快速啟動應對工作,根據企業產品性質,制定出詳細的應對方案和時間表。同時要選好“唯一代理”,全程代理完成預注冊和注冊工作。
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副會長李曉妮指出,去年海關統計中歐雙邊貿易額3450億美元,估計其中將有50%左右的商品受到法規的影響,涉及到國內化工及相關企業達二萬家以上。而法規的實施將影響企業向歐盟出口化學品及相關下游產品的優勢。影響包括中國向歐盟出口產品的總成本將上升5%,從歐盟進口的成本將上升6%。
中歐化工品進出口總額將下降10%,中國化工生產總值將下降0.4%,可能導致20萬化工及相關從業人員失業。
據了解,歐盟為該山東的第一大出口市場,去年山東省出口歐盟企業逾1.3萬家,出口額144億美元。其中屬化工類或與化工相關產品出口企業有4000多家,出口額近60億美元,分別占企業總數的31%和出口總額的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