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稅上調可能達10個點
繼前不久本報記者從消息人士處得知,紡織業出口退稅回調政策已通過并將“待機出臺”后,昨日,本報記者又得到消息,粘膠纖維出口退稅將會出現巨幅調整,上調可能將達到10個點,從目前的5個點上調到15個點。
而根據此前得到的消息,紡織品出口退稅率上調2個百分點、服裝出口退稅率上調4個百分點。業內人士認為,粘膠纖維如果真如傳聞所言,回調幅度達到10個點,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粘膠纖維價格改變下跌趨勢,行業盈利能力得以回升。
資料顯示,自去年7月1日粘膠纖維出口退稅下調到5%以后,我國粘膠短纖的出口量就開始大幅減少。再加上人民幣升值、原材料價格上漲、國際經濟增速放緩等因素的影響,粘膠短纖的出口量更是急劇下滑。
來自第一紡織網的數據顯示:2008年5月我國出口各類粘膠短纖6782.69噸,同比減少24.23%。5月份我國粘膠長絲出口數量為3613.4噸,比上月減少1150.5噸,環比降幅達到24.15%,但比去年同期減少2444.77噸,降幅達40.35%;出口金額為1669.38萬美元,同比減少23.13%。
聯合證券研究所化工研究員潘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粘膠纖維下跌主要來自供給過快,導致供過于求。因此,他認為,出口退稅率上調對粘膠纖維價格影響有限,即使是政策上扶持短期很難改變這種下滑趨勢。
企業認為杯水車薪
而此前一直被業界看好的紡織品出口退稅回調,在企業看來,仍然是杯水車薪。昨日,本報記者電話連線位于廣東省江門市三聯開發區的美力賽公司。這家公司年產能力3000噸,經營額70%來自國內,30%來源于對外出口。對于目前企業的經營狀況,負責外貿的廖女士不愿多談,但是她告訴記者:“回調20%,才能解決目前絕大多數企業的問題!痹牧蟽r格上漲,運輸費用不斷增加,人民幣升值加速,這些因素無一不是將這些中小企業(行情股吧)逼入困境。
人民幣升值則令企業雪上加霜。據粗略測算,企業每出口一美元的產品,客戶用美元付款后,經人民幣結匯,企業賬面損失就達1.28元人民幣。
來自中紡協統計數據更是觸目驚心:據統計,全紡織行業的平均利潤率僅為3.97%,其中棉紡織業的利潤率為3.93%,服裝業為4.32%。
作為中國出口第一大省的廣東,早已感受到了這股紡織業的“寒風”。統計顯示,廣東出口增速大幅下滑。
高層調研調整或將加速
“由于牽扯到很多部門的利益,所以雖然文件在6月底就已經正式確定,但是卻遲遲不能公布。”知情人士告訴記者。昨日,本報記者就此消息詢問國家發改委、國家稅務總局、中國紡織協會等相關部門時,得到的答案都是沒有收到任何關于此消息的文件。一些企業則表示,雖然很早就聽說了這個消息,但是不知為何遲遲不公布。
有著“民營企業風向標”之稱的溫州,最近開始成為關注的焦點。7月初,商務部部長陳德銘率領的商務部調研團在溫州進行了調研,并于7月3日召開了“浙江企業及行業協會商務形勢座談會”。而在6月25日-7月1日,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黃孟復率領調研組,也就民營企業“走出去”的發展情況,先后到浙江溫州、紹興、杭州等地調研。此外,國稅總局、銀監會也先后派員到溫州開展調研。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最近一段時間高層的密集調研可能會為出口退稅回調政策早日出臺增加籌碼。
“對很多紡織企業而言,無論是次貸危機還是人民幣升值加速都有些出人意料,產業環境的變化確實來得太快、太突然了,基本都沒有準備,簡直像一場災難。”第一紡織網總編輯汪前進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調出口退稅可以給企業調整和升級一定的緩沖時間,又是促進紡織產業轉型升級的長效機制。他認為,7月中下旬是出臺回調政策的最佳時機。
回調政策是否出臺,何時出臺?就在政府為何時將這一已經成文的政策公布左右為難之時,仍然有很多反對的觀點。“希望回調政策調整不會帶來產業結構調整的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