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各式保暖內衣賣力促銷。連日來,記者在市區一些內衣專賣店看到,購買保暖內衣的顧客絡繹不絕。相比往年,今冬保暖內衣的促銷廣告更是五花八門,“萊卡”、“暖卡”、“莫代爾”、“竹纖維”等,讓人眼花繚亂。還有的保暖內衣在包裝上直接寫明“發熱內衣”,著實讓人迷惑。
“保暖內衣能自己發熱?”面對這些新名詞,大多數消費者一頭霧水。在采訪中,記者發現,這些帶有高科技概念字眼的內衣,成為今冬保暖內衣的賣點。
在椒江十字馬路附近的一家內衣專賣店,營業員熱情地向記者推薦一款保暖內衣,這款內衣摸起來很薄,可營業員介紹說,內衣的面料是由一種再生纖維加工而成的,比一般內衣更保暖。至于再生纖維為什么會保暖、能達到什么樣的效果,營業員表示自己也不清楚。
椒江的陳和坤老人,一個月前,在一張廣告宣傳單上看到一款能治病、有保健功效的內衣,據廣告介紹能“激活頸、肩、背部等穴位的血液循環,有效地舒緩肩背部酸疼,輔助治療頸椎等疾病”。老人想到自己年紀大,腿腳不靈活,而穿保健內衣就可治病了,就毫不猶豫地買了一套,可穿上后并沒有感覺到什么效果。“該內衣看起來也是棉質的,只是比普通棉內衣厚實點。”陳和坤老人告訴記者,穿了近一個月,仍然沒什么“神奇效果”,商家建議他再穿久一點,或許效果就能明顯些。陳和坤老人對此已完全不相信了,但又舍不得扔,只好拿它當普通內衣穿了。
所謂的“熱能纖維”、“納米纖維”,各種“卡”的保暖內衣,基本上都是商家宣傳的一種“概念”。椒江一位從事十多年服裝生意的楊女士對記者說,真正具有保健、抗菌之類的高科技標準的內衣,是要達到國家一定要求的,而目前市場上所謂的“高科技概念”保暖內衣能達到這個要求的非常少。她提醒消費者,購買保暖內衣時,一定要弄清內衣的材料成分,保暖率的數據越高越保暖,正常情況下保暖率在30%左右,別被一些概念新詞迷住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