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美國杜克大學和東南大學組成的一個國際科研小組已經順利研制出了一種“隱形大衣”,穿上它,瞬間遁形。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今年1月15日的《科學》雜志上,東南大學的崔鐵軍教授和杜克大學的戴維·史密斯教授是這篇論文的共同作者。
隱形大衣像條黃色大浴巾
崔鐵軍說,這件隱形大衣實際上更像是一塊“隱形地毯”,從外表上看,倒有些像一條黃色的大浴巾。把它蓋在某個物體上,這個物體就“消失”了。
這種隱形大衣可以讓微波“轉向”,崔鐵軍解釋,電磁波進入隱形大衣后就在其中彎曲行走,繞過隱形大衣所包裹的物體,原樣不變地射出,如同所包裹的物體壓根不存在一樣。通俗地說,隱形大衣可以引導電磁波“轉向”,避開儀器探測,從而防止物體被電磁波發現。這就像小溪里的流水,經過一塊石頭時,溪流會繞過石頭后再合攏,繼續向前,就像沒有遇到過石頭一樣。這種隱形特性對材料的折射率有特殊要求,只能用新型人工電磁材料才能實現。
改變“大衣”結構實現隱身
新型的人工電磁材料到底是什么呢?“自然界是不存在天然的隱形材料的。”崔鐵軍告訴記者,這種新型電磁材料是人工材料,就是將具有特定幾何形狀的宏觀基本單元周期性或非周期性地排列,或者植入材料體內。而材料內部的基本單元結構,直接決定了這種電磁材料的特性,人們只要人為地設計材料內部的這些結構,就能控制它的屬性。
崔鐵軍還介紹,目前設計的這種“隱形大衣”和“隱形地毯”其實并不難,只要使用印刷電路板工藝就可以了,因此,成本也不高。
避開人眼,還要很長時間
不過,目前這種“隱形大衣”還只能在“微波領域”隱身,它還不能避開可見光,也就是說,現在它還不能在人們的面前實現“隱身”的特效。崔鐵軍告訴記者,要設計出可以避開可見光的大衣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隱形材料”還有潛在應用
崔教授和國外專家的這次研究成果還不僅僅局限在這件“隱形大衣”上,他還告訴記者,“事實上,我們已經編制出準確設計新型人工電磁材料(或超材料)的軟件。應用這些超材料,還可以設計三維的隱形大衣、隱形地毯、新型天線等。”
隱形材料的問世,到底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便捷?崔鐵軍笑著說,“隱形大衣”和“隱形地毯”有很多重要的潛在應用。舉例來說,在軍事上,飛機、坦克等目標都可以通過隱身技術在敵人的眼前徹底消失;在民用上,類似的原理可用于無線通信、醫學成像、無損檢測、汽車防撞雷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