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機蔓延至實體經濟,包括塑料行業在內的各行業不可避免地受到沖擊。上海塑料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景芬近日在上海表示,中國政府推行的增值稅轉型改革等宏觀政策,對中國塑料行業有著積極的影響。
劉景芬是在此間舉行的"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塑料橡膠工業展覽會"展商說明會上作上述表示的。劉景芬說,中國從2009年1月1日起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被塑料行業視為“重大利好”。對于生產型企業來說,這一舉措有利于減少增值稅支出、增加盈利水平。塑料行業屬于資金密集型行業,在全行業面臨融資困難的背景下,增值稅改革相當于為企業“輸血”,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企業壓力,減緩漲價因素向下游或最終消費者的傳導。對于許多面臨產品升級改造的塑料加工企業來說,增值稅轉型有利于刺激其改進技術、采用先進設備,提高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從而促進整個行業的優化和升級。
劉景芬說,2008年底中國調整出口退稅率,部分塑料制品出口退稅率從5%提高到9%,塑料企業迎來了一線曙光。而去年11月份出臺的總額高達4萬億元的"擴內需、保增長"計劃,更為塑料行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機會。
劉景芬分析說,無論是保障性安居工程,還是地震災區重建,對塑料行業而言都意味著極大的市場需求。其中,各種建筑需要大量塑料建材,包括上下水管、門窗異型材、電線電纜、各種裝飾材料、家用電器、家用保溫材料等,以及建筑密封、屋頂防水材料等。
另外,基礎設施、水利設施建設需要各種規格的塑料管材,如電線電纜管、通訊管線、市政管道、各種市政標牌等。而農業、水利建設將需要大量塑料棚膜、農業灌溉用各種塑料管道等。醫療設施建設對大量設備儀器、醫用塑料制品及其包裝材料也有相當大的需求。與此同時,中國政府陸續出臺促進企業加快自主創新與技術進步的措施,也將給塑料行業加工機械、生產線配置、控制系統更新升級等方面帶來新的商機。
據了解,由雅式展覽服務有限公司主辦的"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塑料橡膠工業展覽會",將于2019年5月18日至21日在廣州舉行。預計屆時將有來自3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1900家展商參展,總規模將達14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