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產業調整振興規劃(下稱“石化規劃”)細則中可能把“天然橡膠(天膠)實施國儲”這一內容寫入其中,建議的收購規模為50萬噸。作為重要物資之一,天然橡膠已被確定為新的“國儲”對象,由國家出面進行儲備收購。
國家物資儲備局已在近期啟動了總規模為10.5萬噸的天膠收購,提供方為兩大天然橡膠生產基地——云南、海南。
建議天膠納入國儲
從制定石化規劃的核心人士處傳出消息,石化規劃細則目前還在定稿過程中。
他表示,在規劃的草案中就已提到一條:即建議政府以國有儲備的方式收購天膠50萬噸。盡管上周四已公布的石化規劃文件中,沒有涉及天膠國儲問題,但上述人士仍然認為這一內容進入細則的可能性很大。
這也是繼化肥、成品油等被建議納入國有儲備體系之外,另一種有可能納入國儲的石化產品之一。
天膠成為國儲的原因,就是通過控制價格波動來保護膠農、企業,并避免對行業形成毀滅性打擊。
昆明云墾橡膠有限公司銷售部的一位人士昨天透露,去年天膠最高漲到了2.7萬到2.8萬元 /噸,而下半年突然降到了1萬元/噸,這是非常大的起伏。
海南天然橡膠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膠集團”)銷售部的一位負責人也說,2006年起天膠的價格一直在2萬元/噸以上,很少像去年那樣跌的如此劇烈。
價格太大起伏將影響農民的收益。上述海膠集團的人士解釋道,一棵天膠樹的成長期是7年到8年,而如果價格大跌,很多膠農就會虧本。有媒體報道稱,海南農墾集團為保護膠工利益,從去年10月起,以每噸1.2萬元保護價收購干膠產品,但企業每天虧損200多萬元。
10萬噸收儲已啟動
一位基金公司的研究員說,若價格繼續下滑,農民有可能會砍掉橡膠樹。那么,當經濟恢復后、天膠價格又上升時,橡膠再長成就需時很久,到時候只能依賴進口。因此,國家的儲備工作顯然至關重要。今年1月,我國進口天然橡膠6萬噸,同比下跌了65%。
天膠價格繼續下跌的可能性不是沒有。其競爭對手——合成橡膠的價格是一個參考指標之一。去年12月,合成膠的價格是8250元/噸,當時天膠價格就要高于合成橡膠4000元/噸。雖然1月合成膠價已經上升到了1.2萬元/噸,如果上游石油價格繼續走軟,合成膠再下探,天膠還可能出現下挫。另外,天膠的客戶是輪胎和制鞋等產業,它們何時恢復業務也對天膠價格產生影響。昆明云墾橡膠上述人士就表示,公司此前對輪胎企業進行過調查,對方的訂單很少,采購天然橡膠的積極性不算太強烈。
盡管規劃細則還沒有對外公布,但國家物資儲備局已展開了對天膠的國有儲備行動。
海膠集團透露,國家物資儲備局與海南農墾、云南農墾等兩個地方機構簽署了國家儲備橡膠的協議,在6個月內將完成10.5萬噸橡膠收儲計劃。海南農墾獲得的收儲數量為5.5萬噸,云南農墾則為5萬噸。而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國家儲備的品種是1號膠。
由于現在是停割期,海膠集團目前并沒有太多現成的1號膠交給政府,將把去年的一部分庫存拿出來做儲備。
“這是上半年簽訂的一個協議,下半年也有可能再簽。”海膠集團的上述人士告訴記者。第一批天膠收儲的價格為每噸14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