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韓國石化工業正面臨景氣周期的下行通道,同時給生產能力合理化和重組提供更好機會。自2008年下半年起,因受到全球性金融危機影響,石化產品需求快速下降。韓國一些石化公司與世界上其他公司一樣,石化工業呈現下行態勢。韓國石化工業生產商在2009和2010年將面臨更大挑戰。
中國是韓國產品出口的關鍵目的地,如果中國需求萎縮,將使韓國面臨削減生產量的選擇,預計韓國國內需求也將維持疲態。例如,韓國國內PVC的需求2008年下降8%至96.5萬噸,預計2009年將再下降4%至83萬噸。其他通用聚合物的需求預計2009年也將下降。湖南石化公司的下行趨勢最為敏感,因為其太多地依賴于核心石化業務。
而韓華化學公司、LG化學公司和SK能源公司受影響較小,因其擁有較多的多樣化產品業務。湖南石化公司表示,大多數的韓國生產商都已擴增了生產能力以降低生產成本,調查表明,其經營狀況好于日本、中國小型和歐洲的一些公司。湖南石化公司已于2008年完成一套主要裂解裝置擴能,使大山裂解裝置產能從32萬噸/年擴增至100萬噸/年,成為韓國最大的乙烯生產商。
韓華化學公司與大林工業公司的烯烴合資企業麗川石腦油裂解中心(YNCC)表示,與中東相比,東亞的一些公司競爭力較弱,但與日本相比,韓國的一些裝置相對較新。YNCC于2007年使其No1裂解裝置擴增了能力,但下游能力未增加,為此,該公司是最大的韓國烯烴出口商。該公司也在擴增其No2和No3裂解裝置能力。
擴能的其他韓國公司包括LG化學公司和三星道達爾石化公司,這二家公司于2007年均擴增了位于大山的裂解裝置。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后,韓國就對石化工業進行了大力度的重組舉措,減少了公司數量并強化了業務。2009年1月,湖南石化公司與其子公司樂天大山石化公司完全實現了聯合,湖南石化公司于2003年從現代石化公司手中收購樂天大山石化公司。
LG化學公司于2007年與LG石化公司實現了業務聯合,并于2008年整合了子公司LG大山公司。今后20年內韓國仍將存在公司收購整合的發展機遇。
在對外擴張方面,湖南石化公司于2005年與卡塔爾石油公司組建各持股30/70合資企業,在卡塔爾Messaied建設裂解聯合裝置,原定于2010年投產。計劃建設90萬噸/年裂解裝置以及PP、PS和混合二甲苯裝置。這將成為韓國公司在海外的第一個裂解裝置項目。然而,這投資26億美元的項目開工時間已從延遲至2011年后又延遲至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