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前11個月的數據表明,紡織業利潤十年來首度出現負增長,而化纖業在去年四季度已陷入全行業虧損困境。業內人士指出,假期因素導致行業上下游開工率極低,但節后可能會有補充原料行情,但下游需求上升和開工率恢復提高,是決定化纖行業好轉的最關鍵因素。
去年行業利潤降幅將超80%
據統計,2008年9~11月,化纖業實際凈虧損12.43億元,合成纖維虧損12億元,粘膠纖維虧損1.6億元。而12月行業狀況沒有任何改善,高價原料存貨仍在,虧損額還將繼續增加,預計2008年全年紡織行業利潤將與上年持平甚至出現負增長,化纖行業利潤降幅將超過80%。
2008年12月,規模以上企業紡紗186萬噸,同比下降1.69%,這是多年來紗線產量首次出現負增長。而且,自2008年10月份以來,全國紗產量同比下降很快,11月同比增長也只有3.78%。2008年下半年以來,在下游需求萎縮的情況下,化纖產業鏈開工率一直較低。其中,對二甲苯(PX)開工率不及80%,精對苯二甲酸(PTA)只有60%多,滌綸長絲短纖在60%~80%,而聚酯切片還不到50%,腈綸纖維的行業平均開工率在55%~57%,氨綸行業開工率不足50%。
另外,粘膠纖維在2008年一直處于低迷狀態,整個產業鏈,從棉短絨到棉漿粕再到長絲短纖,成交量逐漸萎縮、價格逐漸下降、庫存逐漸提高。
今年以來限產力度空前
進入2009年后,加上春節假期因素,化纖行業的開工率進一步下降,限產力度達到從未有過的力度。國內部分下游紡織企業因接不到訂單只能提前放假,紡織行業開工不足四成。而對化纖的需求日漸低迷,也使企業不得不準備提前放假,并延長放假時間。
同時,化纖原料價格也持續下降,上下游壓制使諸多化纖產品價格持續走低,盈利空間越來越低而進入生產成本區域。為避免生產越多虧損越多的困境,化纖企業紛紛選擇停開生產線限制產能、控制庫存。
一季度后將逐漸擺脫最難困境
較長時間的低開工率,已使化纖行業上下游企業的原料和產品庫存逐漸減少。因此,雖然春節假期可能會延長、下游企業開工可能會延遲,但一旦節后復工之后,應該會有較大的原料購買行情,屆時對化纖而言可能會有一定的刺激。但如果內外經濟形勢沒有根本性的改變,估計這樣的行情持續不會太長。如果經濟有復蘇跡象且紡織訂單有增多可能,則行情會持續。不過,一季度要徹底好轉的可能性不大,但應該是開工率最低、行業處境艱難的時期。之后,隨著低價原料的使用、紡織復工的增加,化纖行業將逐漸擺脫最難困境。
下游需求是決定行業回暖關鍵
雖然化纖是石化產業鏈末端行業,其運行依然受石油價格波動引起的原材料價格的影響,但因為近年來產能擴張過快引發的供大于求矛盾日益突出,需求已超過成本成為影響行業運行走勢的重要因素。因此,雖然石油價格、PX、純苯等原料價格的止跌反彈可以看成是行業回暖的先行指標,但更關鍵的是下游紡織需求的逐步提高以及織造企業開工率的恢復提高。
上半年紡織服裝出口負增長成定局
2008年我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1851.65億美元,增長速度由年初的26.28%跌至8.18%。其中,紡織品累計出口653.75億美元,服裝累計出口1197.90億美元,增速分別為16.60%和4.10%。紡織品出口增速與上年相比小幅加快1.6個百分點,而服裝產品則放慢16.80個百分點。如果剔除匯率因素,2008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增速自6月份開始出現負增長。
外貿訂單的急劇下滑是導致紡織出口增速下降的直接原因,但因為外貿訂單有一定的滯后性,目前2008年的出口數據還不能完全體現出外貿形勢惡化的影響程度,因此2009年上半年紡織服裝出口負增長已成定局。業內普遍認為,下半年可能會出現好轉,但這還要取決于歐美國家經濟政策的刺激效果。
預計行業不景氣至少持續兩年
業內人士指出,今年化纖行業的發展前景不容樂觀,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復蘇,預計行業的不景氣至少要持續兩年的時間。但如果下半年紡織形勢能夠如普遍預期的有所好轉,一季度假期因素之后,影響行業的負面因素將逐漸減少,從紡織到化纖的行情有望逐漸好轉,二季度的形勢將好于一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