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江蘇泰州建業化工有限公司傳出喜訊,經過一個月的試運行,該公司年產3萬噸乙基胺裝置成功產出產品,至3月23日產能達到了設計要求。這不僅是目前亞洲最大的乙基胺單套生產裝置,而且項目采用了企業自主開發的多項創新節能技術,使得裝置整體技術水平顯著提升。 據了解,我國乙基胺的生產起步于上世紀60年代,主要是為當時的軍工與醫藥企業配套,裝置規模一般為100~300噸/年;上世紀80年代株洲建成了一套1000噸/年的大裝置,但只能生產力一乙胺和二乙胺;上世紀80年代末,吉化公司從國外引進了一條2000噸/年乙基胺生產線,成為當時國內技術最先進、規模最大的裝置。由于國內產能有限,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因此只能長期依賴進口,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上世紀90年代。 為徹底改變我國乙基胺長期受制于人的被動局面、實現自給自足并轉向出口,建業化工等一批國內乙基胺企業加快了C2~C4有機胺的研發生產步伐,尤其是建業化工在裝置國產化和生產技術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龍頭企業。 據記者了解,建業化工廠在泰州建設的3萬噸/年乙基胺裝置,是該公司擁有的第7套胺類裝置。該項目在建設過程中,通過與高校產學研合作,結合企業長期的實踐經驗,對原有工藝技術進行了大膽創新,新增加了新型換熱設備,可以充分回收系統熱量、杜絕低壓閃蒸汽外排;通過采用高效精餾設備和高效換熱器,使得分享效率和換熱效果明顯提高。這些創新技術的應用,使乙基胺生產技術上升到了一個新水平。而該裝置的建成投產,也進一步奠定了建業化工C2~C4有機胺生產技術、裝備、產能等方面的國際水平地位。目前,該公司乙基胺總產能已達到全國總產能的62%,市場占有率接近50%。產品品種已擴展到乙基胺、異丙基胺、正丙基胺、正丁基胺、異丁基胺、仲丁基胺等系列近20個品種,其中正丙基胺產業化項目被列為國家火炬計劃項目,正丙基胺、正丁基胺為國家級新產品。 |
(chen) |
|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
相關新聞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