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大,需求疲軟態勢越來越明顯。從目前情況看,衰退的局面在今年仍難有改善。許多對化工行業研究頗深的經濟學家近期預測,美國經濟的復蘇可能要到2010~2011年,化工業下一個峰值將出現在2014~2016年。
上月底,美國石化與石油煉制協會(NPRA)在得克薩斯州圣安東尼奧召開的2009國際石化大會上,一些知名分析人士就美國化工行業的復蘇前景談了各自的看法。
埃森哲公司從事全球化學品及自然資源研究的高級分析師保羅•畢杰克(Paul Bjacek)認為,美國經濟有可能自現在起的一年內復蘇,前提條件是幾大工業部門必須重新合理配置產能,從而有效降低存貨量。此外,美國經濟要在一年內復蘇的話,就意味著必須關閉更多的工廠,同時在汽車、化工及其他工業領域實施更多的重組計劃,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縮短衰退時間。
畢杰克表示,產業鏈上各環節的庫存都非常重要,從化學品到樹脂,再到塑料直至汽車和家具等最終產品莫不如此。正因為這樣,在目前經濟衰退、需求疲軟時,這些庫存都處于非常高的水平上,某些行業甚至接近于歷史最高水平。只有產業鏈上每個環節的庫存都下降了,需求才能上升,進而使經濟得以復蘇。
他還說,正常的庫存一般是30~35天,但目前產業鏈上每個環節的庫存都比正常量超出5~10天。在某些下游市場如汽車業和住房建筑業,情況更糟。畢杰克稱,一般新住宅市場正常的存量是4個月,但該行業目前的存量超出了12個月。汽車行業一般的存量是40天,但現在約為80天。眼下看來,消費者的需求和支出有可能要到今年第三季度才會回升,由此預計經濟衰退局面可能還要向后延續9個月至1年時間,除非業界進行更多的變革。
巴克萊銀行化工行業高級分析師謝爾蓋•范斯奈特索夫認為,普通消費品的需求可能在2010年復蘇。對于大多數通用化學品來說,需求疲軟態勢可能會持續到明年甚至到2011年,復蘇的步伐將落后于普通消費品行業。他表示,在目前關停部分產能以及中東地區許多長期項目推遲或取消的情況下,美國化工行業的復蘇有可能較先前預期得要早,2010年之后將恢復增長。
范斯奈特索夫還說,此次衰退讓人們回想起上世紀80年代早期的情景,那時化工行業同樣經歷了一段極為困難的時期。1983年關停部分產能后,隨著經濟的復蘇,美國化工行業在1987~1990年快速增長。他預測,美國化工行業進入下一個周期峰值的時間將是2014~2016年。
美國化工理事會首席經濟學家凱文•斯威夫特的觀點較為樂觀。他表示,美國近期的經濟指標包括失業率、制造業活動指數及零售價格等的下跌速度明顯減慢,這表明經濟衰退正在接近底部,同時也預示著問題正一個個地得到解決。
斯威夫特和美國化工理事會的其他經濟學家預測,今年美國的GDP將下降2.1%,明年將復蘇,增長速度將達2%,2011年的增速將進一步提升至2.8%。在正常時期,美國經濟的增長將使其GDP年均增速保持在3%~3.5%,他預計,2012年美國GDP增速將恢復至這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