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產業鏈上其他行業相比,雙錢集團(如皋)輪胎有限公司更早地經受了經濟下滑的凜冽寒風。從去年8月起,隨著輪胎市場需求大幅下降,雙錢輪胎出現了連續5個月的虧損。面對困境,雙錢人不等不靠,在堅持加大技改投入的同時,深入挖掘內部潛力,走出了一條創新技術開拓市場、以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發展之路。盡管困難重重,2008年雙錢輪胎仍實現稅收6000多萬元,保持了2007年水平。而今年春節以后,雙錢輪胎實現了滿負荷生產,第一季度納稅3200萬元。
全國“五一”獎章獲得者包靜萍是雙錢輪胎的總工程師,她和她的團隊研發出的第一批農業子午胎將于5月1日正式下線,這一技術含量很高的新產品的成功研發問世,不僅填補了目前國內空白,同時也使雙錢從米其林、普利斯通等國際巨頭手中奪取了一部分高端市場,確立了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今年,包靜萍所負責的輪研所還將有40項課題要去研究開發。“現在輪胎行業的競爭非常激烈,所以只有在技術上走出一條創新的路子,產品才會有市場,企業才能有生存的機會。”包靜萍說。
2004年3月,雙錢輪胎正式落戶如皋經濟開發區。投產4年多來,正當企業生產經營逐步走入正軌時,不期而至的全球經濟危機給企業造成了嚴重沖擊,產量一下子下降到了設計產能的40%左右。面對愈演愈烈的經濟危機,公司高層經過冷靜分析,沒有把問題都歸結為外部因素,而是看到了自身在外部壓力“發酵”下所暴露出來的隱憂。他們感到,身處困境,坐等環境變好和政策扶持并不可取。惟有自我加壓,比學趕超,不斷開發新產品,奮力搶占新市場,才是實現扭虧為盈的突圍之道。
從去年8月份以來,雙錢輪胎開始大力推行技術提升工程,不但組建了專門的研發團隊,還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專門用于新產品的研發設計。短短4個月,雙錢輪胎一口氣推出了16種品種、18個規格、21樣輪胎花紋,新產品集中上市,攻城掠地。
正是由于技改上加大了投入,雙錢輪胎生產不斷恢復,并逐漸走上了扭虧為盈的道路。“今年1月份的時候,我們還虧損2000多萬;到了2月份,實現了減虧,虧損了800多萬;3月份,我們實現了扭虧為盈,實現了1470萬的利潤。”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楊寧寧介紹道,“雙錢作為一家已有70多年歷史的老企業,也是去年惟一一家入選‘世界輪胎品牌’的中國輪胎生產企業,成為國內輪胎第一品牌。現在國內400多家輪胎企業都把‘雙錢’品牌作為一個標桿,都想超越和追趕我們。如果我們停滯不前,那就意味著要落后。只有我們自己不斷向前,不斷地超越自己,在技術、資金上不斷投入,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贏得市場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