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紡織面料編碼(化纖部分)》年內有望正式頒布 |
|
關鍵詞:編碼 紡織面料 化纖
2009-4-17 來源:中國紡織網 |
日前,由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牽頭組織的“中國紡織面料編碼(化纖部分)編制研討會”在江蘇吳江盛澤盛虹國際酒店舉行。來自中國物品編碼中心、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及東華大學等院校的有關專家、教授,中國東方絲綢市場有關領導及恒力、新民、福華、向興等紡織企業負責人參加了研討。記者從會上獲悉,《紡織面料編碼(化纖部分)》已進入“國標”的沖刺階段,正在進行專家研討并向全國同行征求意見,有望今年底前正式頒布實施。 據了解,目前發達國家紡織品在原料、織物結構、成份、功能等方面都有嚴格的注標,而我國在紡織面料標準化編碼制定方面處于落后狀態。在紡織技術不斷發展,紡織新材料、新工藝、新產品層出不窮,品種和規格繁多的情況下,相關標準的缺失使面料生產和銷售出現了無序和混亂的局面,突出表現為紡織品命名混亂,隨意性強。目前,一些企業為了便于管理,各自制定了企業的產品編碼,使紡織行業出現一物多碼、同一產品不同命名的情況。不統一的編碼已經阻礙了企業的對外交流與貿易。 基于行業發展的現實需求,在研究了國際國內紡織面料的現狀,進行了廣泛、有針對性的調研基礎上,吳江市綢都盛澤電子商務信息有限公司(中國綢都網)牽頭編制《紡織面料編碼(化纖部分)》。整個調研和框架編制工作于2005年12月啟動,經過3年多時間的調研、分析、座談、討論,不斷完善和調整,幾易其稿,期間得到了國內多個部門和科研院校的支持。該項目已于去年9月被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正式立項,進入國家標準化項目開發程序,由全國物品編碼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并歸口,由吳江市綢都盛澤電子商務信息有限公司、中國紡織信息中心、中國物品編碼中心共同起草。 《紡織面料編碼(化纖部分)》遵照科學性、通用性、實用性、擴展性的原則進行編制。采用全數字代碼,由名稱代碼和屬性代碼組成,共16位數字。紡織面料編碼就像面料的“身份證”,通過編碼可以了解到面料的主要原料、紗線結構、交織方式等信息,適用于紡織面料的生產、銷售、物流、電子商務等有關信息處理和信息交換。 盛澤的紡織品產量巨大,化纖面料更是千變萬化,但長期以來沒有一個共同的標準,同一種產品有不同叫法,或同一品名不同織造方法的現象目前在業內十分普遍,這給紡織品貿易帶來了不便。蘇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標準處處長許健兒認為,紡織面料編碼將填補我國化纖紡織品長期以來沒有標準的空白,也成為世界化纖紡織品標準定義和規范的一個很好的案例,今后將為企業帶來豐厚的經濟效益。 吳江泰來進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峻峰稱,《紡織面料編碼(化纖部分)》是對真絲綢產品編碼的一種延續,當前全世界90%以上的生絲產自中國,但最初的生絲編碼卻是瑞士制訂的,企業經過多年努力才制訂了自己的真絲產品編碼,F在憑一張“規格單”打天下的時代過去了,但面料企業自己制訂的編碼嚴重影響貿易,往往與很多客戶擦肩而過,有了這樣一個紡織面料編碼國家標準并不斷推廣,不僅方便客戶采購、擴大對外貿易,還可以促進同類產品、同類企業之間的公平競爭。 中國物品編碼中心技術部主任黃雁濱認為,統一的標準化產品編碼將成為信息高速公路的“通行證”,將推動我國紡織行業的進步,拉動新型貿易方式的發展。 在此次研討會上,來自國家編碼中心、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的專家和企業家共同圍繞如何編制好中國紡織面料編碼(化纖部分)等議題進行研討,為促進紡織面料逐步走向規范化、標準化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 |
(習習) |
|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
相關新聞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