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福州海關獲悉,今年前2個月,福建省出口鞋8.9億美元,同比(下同)增長1.2%。其中,橡膠鞋、塑料鞋為最大的出口品種;一般貿易出口保持增長,加工貿易出口下降;中小民營企業出口占同期出口總額的一半。
據了解,受國際金融危機加深的影響,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愈演愈烈,作為勞動密集型的鞋類產品成為貿易摩擦的重災區。從去年年底開始,已經先后有巴西、加拿大、阿根廷3個國家對我國出口鞋進行反傾銷或反補貼立案。數據顯示,今年前2個月,福建省對巴西出口鞋1055.4萬美元,對加拿大出口2754.5萬美元,對阿根廷出口795A萬美元。三地出口合計占同期福建省鞋出口總額的5.2%,雖然比例不大,但容易產生示范效應,引發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跟進。此次涉案的大部分企業為中小型鞋類企業,抗風險能力和解決貿易摩擦的經驗比較欠缺,容易受到較大的沖擊。
專家建議,政府有關部門應該密切關注國外對我國鞋類產品采取的貿易保護動態,建立順暢的信息發布渠道,幫助企業提高經營決策的預見性和市場應變能力;發揮商會、行業協會在協調企業對外行為和加強行業自律方面的作用,引導企業團結起來共同應對國外貿易保護措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引導企業改變傳統的經銷方式,提高產品技術水平與環保品質,積極探索適合自己的品牌發展道路,提高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和附加值,從源頭上減少貿易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