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18~19日上海召開的第二屆丙烯貿易和衍生物市場大會上,巴賽爾公司亞太/中東單體和物流經理Paul Cherry稱,在2007~2011年間,聚乙烯(PE)產能增長將超過需求增長。
他預計,從2008/09年開始,PE產能預計將明顯增長,1995~2010年間產能平均增長約250萬噸/年,而2005~2010年間則為290萬噸/年。在2008~2010年間,新增產能總計約1020萬噸,致使全球2008年、2009年和2010年PE總產能分別增至5480萬噸、5830萬噸和5980萬噸。
在2000~2005年,PE產能增長率為4.6%,而同期需求增長率為6.4%;而在2005~2011年,這種情形將反過來,產能增長率估計為6.3%,而需求增長率為5.5%。
“這將導致2009~2011年間全球開工率下跌,2007年開工率估計在92.5%,隨后慢慢下跌挃2010年的87.5%。”他說。
中東地區PE總產能預計2008年和2009年將分別達到約700萬噸和850萬噸,較目前的產能增加一倍以上。其中約50%的產能將建造在沙特阿拉伯。到2011年,中東PE在全球產能中的比例將從目前的7%增至14%。中國最有可能是其目標市場,盡管歐洲可能是一個備選市場。
在2005~2011年間,亞太地區的PE產能可能年增7%,新項目主要位于中國、印度和韓國,中國將繼續成為動力源泉。同期中國PE產能將年增11.3%,包括投機項目,而需求預計將增長8.2%。韓國將成為亞太地區最大的出口國,2011年其凈出口量將為130萬噸,Cherry估計。印度PE需求將勁升,因為該國經濟預計將支持PE需求10.8%的年增長率,但其產能增長更快,將年增15%。
Cherry總結稱,由于產能快速增長,中東地區將成為新的全球主要生產地區,而中國和印度將成為需求增長的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