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國內苯酐廠家在鄰苯供應豐富、下游需求良好的環境中保持產銷兩旺。6月份行情則陷入陰沉,下游DOP被迫回跌,使一直穩定的苯酐市場受到沖擊。雖然進口苯酐價格一直凸高,但并沒有抵消DOP下跌的負面影響。
1.鄰苯供大于求
6月份國內鄰苯廠家正常開工,并有更多進口鄰苯在4~5月份流入國內,估計華東市場鄰苯庫存在1.5萬t,市場銷售受阻。本月內中石化上海分公司鄰苯掛牌價下降200元/t到10000~10100元/t(鎮海石化/揚子石化),而吉林石化先后2次下降共400元/t到9610元/t。中旬貿易商報價下探到9600元/t。外盤成交下降,半個月內下跌60~75美元/t。FOB韓國報價收盤在1100~1105美元/t,CFR中國收盤在1115~1125美元/t。
2.DOP跌勢加深
DOP在艱難下跌后曾力圖回沖但以失敗告終,市場心態焦灼不安。下游選擇降低開工和尋找替代品,DOP廠家明顯被動。
3.UPR樹脂開工降低
太湖污染問題愈演愈烈,更多企業將受波及,對華東疲軟的苯酐市場猶如釜底抽薪。
4.苯酐企業開工下降
5月中下旬開始的太湖污染問題導致一系列企業被環保部門責令關停,給下游需求帶來不利影響。中旬后苯酐行情下跌明顯加速,貿易商出貨意向加大。部分廠家斷然停車或趁機檢修來回避行情難關。但這對減弱苯酐銷售壓力基本是杯水車薪,目前下游開工很差,供需矛盾仍較突出。
后市分析
6月份苯酐在需求下降和下游趨跌中行情被迫下走,目前正值增塑劑產品需求淡季,市場心態整體看跌。由于下游需求短期得不到好轉,預計近期苯酐還難以看到回轉時機,中間還有一定跌勢空間。DOP市場僵持。
6月初DOP高位上沖失敗后,市場心態頗受打擊,下游保持觀望。截至6月19日,張家港碼頭報價已經跌到14400~14500元/t,浙江在14800~14900元/t,華北在14600~14700元/t,華南跌到15000元/t(送到)。
1.辛醇與DOP長期倒掛
6月份國內辛醇穩中下跌,與已經下跌了500元/t的DOP市場差異猶大,也給DOP企業帶來沉重壓力。7月份大慶石化丁辛醇裝置計劃檢修,似乎預示這種局勢還要持續。外盤方面也比較緊張,月內報價提高了20美元/t到1660~1670美元/t。但智索、韓華等日韓DOP裝置6月下半月開始陸續開車,多少能緩解一些下游艱難的行情。
2.苯酐行情出現下跌
6月份后因下游需求減弱價格苯酐下跌。國內苯酐供應變化不大,但DOP和UPR樹脂企業因利潤及太湖水污染問題開工明顯下降,短期內市場預計繼續下探。
3.DOP利潤微薄處境不佳
6月上旬國內DOP廠家因虧損和銷售受阻開工下滑,寧波東來和金陵石化等已停車,但因價格已經觸底,廠家目前多在僵持中等待辛醇價格下調,但后期開工率可能還會繼續降低。
4.進口貨源豐富
張家港碼頭總體庫存在1萬t以上,一部分是因行情不佳遲遲未報關的保稅貨,可售現貨在6000~7000t,6月新到貨較少,貿易商出貨艱難。
5.出口退稅下調 需求堪憂
國家規定自7月1日起,調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稅政策。其中,PVC、塑料、橡膠及其制品出口退稅率下調至5%。預示著DOP下游產品出口難度增加,對需求有負面影響。
后市分析
6月中上旬DOP行情在需求下降和供應充足情況下出現下跌,由于辛醇原料比較堅挺,雖然一面減弱了DOP的下跌,但更多的是阻止了行情的正常波動而陷入僵持和企業虧損狀態,最近DOP沒有利好出現,預計7月份DOP仍將維持僵持跌勢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