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網絡-證券時報訊 多空鏖戰,燃料油期貨繼周二創出天量成交之后,昨日其持倉量也刷新歷史記錄。分析人士表示,在國內A股回暖、OPEC減產及發改委可能上調成品油價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外圍資金入場抄底,全面激活燃料油市場。
昨日,國際原油價格繼續下探,隔夜WTI期貨跌至53美元一線,但國內燃料油期貨卻承接周二態勢,放量上行。主力F0902合約上漲24元或1.01%,收報2409元/噸。市場整體成交108.9萬手,較前一天創紀錄的119.3萬手成交量略低,但持倉量指標卻增加1.87萬手至28.1萬手,創下了自品種上市以來的最大持倉記錄。據統計,昨日燃料油期貨成交金額高達261.4億元。
據昨日盤后上期所公布的持倉信息,市場多、空主力在燃料期貨上均不同程度增倉,進一步強化了江浙資金和現貨商的對峙局面。其中,多頭主力浙江中大增持多單1928手至5532手,浙江大地增加2411手至4684手,浙江南華增加1166手至4114手。空頭方面,中油燃料和華泰興仍保持高位空頭持倉,分別增加空單300手和620手,而被疑有現貨背景的上海浙石、冠通期貨也分別增加了1717手和2465手,躋身空頭陣營。
就當前市場格局形成的背后原因,上海中期分析師宋聰認為,多方可能主要是基于油價下跌已接近底部的判斷。他表示,由于冬季用油高峰期來臨,柴油、取暖油需求對油價將帶來一定支撐;同時,國內煉油企業目前處于盈利狀態,若今年成品油價格不下調,將會增大煉廠需求,這也有利油價。此外,技術上,原油在50-55美元區間做空動能已開始衰竭,隨時可能因為利好而出現反彈。但另一方面,現貨背景的空方由于內外盤價差巨大,近月進口處于盈利狀態,因此采取買進賣遠的正向套利策略,有利于他們以比現貨市場更高的價格消化庫存。
其他分析師也持類似觀點。東華期貨研發部陶金峰表示,OPEC即將召開會議討論減產,以及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和征收燃油稅的預期,都給市場很多想象的空間。盡管燃料油只是成品油中的一個小品種,但國內目前尚無原油和汽油、柴油等其他成品油期貨交易,因此與國際原油關聯程度很高的燃料油期貨,吸引大量資金涌入。
東證期貨研究部負責人林慧則表示,當前市場分歧已相當嚴重,如此巨量的成交、持倉有可能將醞釀一波大的行情。
據觀察,隨著國際原油價格跌破60美元,國內大量資金開始進入燃料油期貨。11月3日以來,燃料油期貨持倉量由9.3萬手增加到28.1萬手,成交量由51.7萬手增加到108.9萬手。分析師稱,如若多空雙方僵持不下,極有可能發生天量交割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