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旺季來臨,油價跌勢漸緩
目前北半球發達經濟體及新興市場國家進入冬季,也引來了原油消費旺季。在過去三個月中,油價高位運行,金融危機帶來的消費者信心不足以及油市消費淡季重擊全球原油消費。據EIA最新報告顯示, 9月美國原油需求下降262萬桶/日,比原先的預估下調5.5%。雖然OPEC在9月及10月減產230萬桶/日,但根據目前全球經濟情況,減產的力度恐遠遠不夠抵消消費下降帶來的影響。在這三個月中油市難以出現像樣的反彈,需求因素主導油市,單邊回落的走勢為消費萎靡的表現。
本月最后兩周,EIA公布的庫存數據顯示精煉油庫存連續兩周出現減少,取暖油和天然氣合約走勢較強,這對原油提供支撐。汽油消費方面,降幅出現緩和。據萬事達對加油站的數據統計,截止11月21日的當周,美國汽油需求日均902.3萬桶,比前一周上升1.9%,此為9月12日以來最高消費水平。主要原因在于價格的回落刺激消費,另外美國圣誕節到來也增加了美國民眾的出行率。
OPEC國家聲音趨于一致,減產效應逐漸體現
在本月29日開羅OPEC國家會晤中,最終沒有決定在本次會議上減產,在下月17日,OPEC阿爾及利亞會議上降再次作出減產決定。從OPEC11月報告中可以看出,9月9日作出80萬桶的減產計劃并且要求成員國在40天內較好執行的決定沒有得到很好的履行。包括印尼和伊拉克在內的13國10月相比于9月總共減產13.2萬桶,OPEC受配額約束的11國總計減產21.6萬桶。其中沙特減產15.3萬桶,伊朗減產3.7萬桶,遠低于目標水平。在9月油價位于100美元上方,成員國石油出口利潤豐厚,減產意愿弱化,大甩賣成為正常。

OPEC成員國產量對照表。(來源:中信建投期貨)
但目前價格跌至50美元的水準,OPEC國家財政倍感壓力。雖然沙特、伊朗等國家聲稱可以面對8美元一桶的價格,但油價的下跌給其經濟帶來了較大的壓力。據測算,目前的原油價格將會使得沙特政府大幅削減財政預算;石油出口占GDP總量30%俄羅斯更是遭遇嚴重打擊,原油價格下跌對其經濟影響遠超金融危機。作為全球石油出口量排名前兩位的國家減產意愿增強。
在本次開羅會晤上,雖然沒有具體作出減產承諾,但沙特石油部長納伊米(Ali Naimi)稱原油價格75美元時合理,將會作出措施穩定油價。OPEC帶頭大哥及鴿派領袖倒戈,未來的供應將會得到控制。在冬季消費回升的背景下,未來全球商業庫存增長的勢頭將會得到遏制。
從目前美國原油商業庫存來看,3億2千萬桶略高于5年的平均水平,但面臨冬季庫存回調的趨勢。

美國原油商業庫存走勢圖。(來源:中信建投期貨)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