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原油價格的反復走強讓整個能源化工行業都面臨著漲價預期。昨天,鄭州商品交易所PTA期貨尾盤放量拉升,主力合約0809收盤報9100元/噸,創出年內新高。事實上,自四月下旬以來,PTA期貨價格的累計漲幅已經超過了15%。業內人士表示,產能過剩一直是壓制PTA上漲的重要因素,但隨著國內大型生產商先后宣布進入停產檢修期后,PTA工廠的實際開工率已大大下降;在庫存壓力有所減輕、上游成本居高不下的雙重刺激下,PTA漲價預期重新抬頭,市場主力資金借停產檢修題材發動“夏季攻勢”也順理成章。
進入五月后,國內大型PTA生產企業停車檢修信息不斷。5月12日,撫順石化乙二醇生產裝置宣布計劃檢修20天,檢修期間暫不提供現貨銷售。此后,上海石化22.5萬噸/年的MEG裝置、吉林石化15.9萬噸/年的乙二醇裝置先后宣布檢修,時間從一星期到一個月不等。進入6月份后,翔鷺石化、華聯三鑫、SK、三星等PTA工廠仍出臺新的檢修計劃,致使國內PTA開工率始終保持在比較低的水平。而在國際上,包括美國、日本、韓國、印度等國家的多條生產裝置也發出了集中進行檢修的信號。
“PTA供應商的先后檢修,有利于PTA現貨保持較低的庫存,這對PTA的價格上漲產生了刺激。”上海大陸期貨研發部經理徐超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原油的下游產品,在通常情況下,PTA價格與原油價格的波動較為接近,但在供需嚴重失衡的局面下,PTA與原油的相關性則會大大減弱。“從2006年起,國內上馬了大量PTA生產線,致使PTA產業產能面臨嚴重過剩。從2007年下半年起,PTA現貨市場供大于求,因此盡管此后國際原油價格屢創新高,但PTA價格卻始終難有起色。”
對于PTA生產企業而言,上游原油價格的高企和下游聚酯企業的采購不利好比兩把“尖刀”,令其陷入虧損的尷尬境地。徐超表示,原油價格的上漲提高了生產企業的成本,但過剩的產能又難以激起聚酯企業的采購熱情,PTA價格難以上提。在此雙重打擊之下,PTA生產企業幾乎是生產越多、虧損越多。業內人士指出,檢修實際上也是無奈之舉,生產商寄希望于原油價格回落;或是在低開工率的刺激下,PTA價格能有所上漲。
目前看來,生產商此舉似乎起到了一定效果。4月22日,鄭商所PTA主力合約0807盤中最低跌至7710元/噸,兩天后,0807竟以8090元/噸的漲停價格報收。此后,PTA期貨價格一路上揚,0807昨天盤中最高上摸至9070元,短短一個半月,PTA期價的最大漲幅達17.6%。另一主力合約0809最低從7830元/噸起步,昨天盤中摸高9110元,最大漲幅亦達16.3%。
“不可否認的是,PTA的上漲過程中存在一定的投機因素。”徐超認為,投機資金正是看準了工廠檢修期間的空隙而發動“夏季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