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倒退膠價深幅下跌 后市振蕩有望強于外盤
2009-1-16 10:03:17 來源:北京中期期貨
關鍵詞:天然橡膠
第二部分:2008-2009 年天然橡膠市場供需及其他影響因素分析
一、基本供需情況
1. 產區集中,價格聯盟作用逐漸顯現。
全球天然橡膠產地較為集中。僅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3 國的天然橡膠生產便占據了全球70%的產量(參見圖三)。而近年來泰國、印尼、馬來西亞、越南、印度五國更已形成“橡膠價格聯盟”,并規定加入聯盟的國家不能以低于限價出口橡膠。這在一定程度上為全球的天膠價格設置了一道“底線”。之前由于膠價較高,所以該組織較為松散,并未見真正的聯合行動。但隨著今年下半年膠價一路暴跌,使得該組織團結緊密,并不斷出臺一些就是措施,從而令聯盟的作用逐漸顯現。相信其在后期還將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然而,我國天然橡膠的生產增量卻較為有限。我國適宜種植天然橡膠的區域不到國土面積的5%,真正可應用種植面積大約只有100 萬公頃。加上受土地資源短缺、氣候條件等制約,我國通過擴大種植面積來增加橡膠產量的潛力著實有限。同時,我國作為世界第一橡膠消費大國,近年來卻對國際天然橡膠市場缺乏話語權。不過隨著上海期貨交易所天然橡膠期貨交易熱情的不斷提高和成交量的不斷放大,逐漸形成了中國的聲音。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一定能夠在定價權的制定過程中找到屬于一個消費大國的位置。
圖三:2007年全球天然橡膠產量分布

2007年全球天然橡膠產量分布圖。(圖片來源:北京中期期貨)
2. 國際橡膠研究組織(IRSG)對于天然橡膠市場的預測分析。
據國際橡膠研究組織(IRSG)評估,2008 年全球天然橡膠、合成橡膠總消費量將減少。IRSG 將2007 年橡膠消費增長的評估值調整為6.2%,即去年總消費量增加到2293 萬噸,此前對增長量的評估值為5.7%。自2000 年“中國因素”開始發生作用時的7.5%以來,這是最高的增長速度。壞消息是2008 年前幾個月的數據顯示,世界橡膠消費開始放緩。天然橡膠供需缺口2006 年為47 萬噸。2007 年底縮小到15.8 萬噸,2008 年前幾個月的評估顯示已經進一步縮小到7.8 萬噸。雖然需求放緩,但是供應方面也幾乎沒有增長。泰國和馬來西亞膠農在冬季停割,而印尼西部的降雨時常使割膠中斷。IRSG 預測泰國2008 年天然橡膠產量在303.5 萬噸,相比2007 年的306.3 萬噸有所下降。相比2007 年279.7 萬噸,印尼天然橡膠產量今年將提高到280.6 萬噸。預計馬來西亞今年產量為119.2 萬噸,去年是120.1 萬噸。
同時,IRSG 將2008 年世界橡膠消耗量增長率大幅調低至2.7%。但隨著金融危機的深化,需求不斷下滑,膠價更是從2008 年7 月至今大跌超過60%,為提高天然橡膠價格,國際橡膠協會(IRCO)成員(包括泰國、馬來西亞、印尼三國)一致同意2009 年減少橡膠產量91.5 萬噸,并從2009 年1 季度就開始執行。2008 年國際橡膠協會成員國的天然橡膠總產量為700 萬噸,其中,出口550 萬噸。因此。IRSG 的最新預計為,2009 年全球天然橡膠需求量將下降3.3%。
圖四:全球橡膠供需情況

全球橡膠供需情況走勢圖。(圖片來源:北京中期期貨)